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诉讼时效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即丧失依诉讼程序保护其权利的可能性的法律制度,如民事诉讼中的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刑事诉讼中的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以及行政法中的消失时效等。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行性规范,不得由当事人依自由意思予以排除,时效期间不得由当事人协议予以加长或缩短,时效利益不得由当事人预先予以抛弃。当事人关于排除时效适用、变更时效期间或预先抛弃时效利益的约定,依法当然无效。诉讼时效制度的功能为:(1)稳定法律秩序。实行时效制度,因法定期间的经过而使原权利人丧失权利,使长期存在的事实状态合法化,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2)证据作用。实行时效制度,凡时效期间届满,即认为不行使权利的人丧失该权利。在这个意义上,时效制度作为证据的代用,可以避免当事人举证及法庭调查证据的困难。(3)促使权利人行使权利。实行时效制度的重要作用还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其权利。诉讼时效的效力在理论上有争议。一般认为,中国法律上的诉讼时效仅为当事人诉权的消灭,而非实体权利的消灭。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周显王28年,魏惠王派庞涓统帅大军,去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魏军,被迫向齐国求援,齐国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是否出兵去救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