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罪并罚
指法院对于犯罪分子在法定期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之后,按照法律规定的并罚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的制度。中国是较早适用这一制度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到唐朝已经相当完备,只是称为“俱发罪”。《大清新刑律》虽然使用“俱发罪”但已经吸收大陆法系中的数罪并罚原则,改变了中国历史上沿用的吸收原则的做法,采用限制加重原则为主的折衷原则。中国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都规定了数罪并罚制度。按照1997年《刑法》的规定,使用数罪并罚的有三种情况:(1)第69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2)第70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做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依照第69条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这种做法称之为“先并后减”。(3)第71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做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第69条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这种做法称为“先减后并”。世界各国刑法大多都有数罪并罚的规定,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的原则不同。随着刑法理论的发展,有以下几种原则:一是并科原则;二是吸收原则;三是限制加重原则;四是折衷原则。中国是采用了折衷原则,即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在一定条件下适用并科原则和吸收原则。
-
- 历史揭秘 -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
- 历史上的司马相如是一颗文坛巨星。他是“汉赋四大家”之首,创作了大批极有代表性的汉赋。当今社会中司马相如的赋除了仍受文学史研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