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数罪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一罪”的对称。行为人基于数个罪过,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而具备数个犯罪构成的犯罪。中国刑法学界一般主张对于数罪可作以下分类:(1)以行为人所犯数罪的罪质是否相同为标准,可将数罪分为同种数罪与异种数罪。同种数罪,指行为人基于数个相同的罪过,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因而触犯性质相同的罪名或者具备同一犯罪构成的数罪。异种数罪,指行为人基于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数个性质各异的犯罪行为,因而触犯性质不同的罪名或者具备不同犯罪构成的数罪。对于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同种数罪是否需要实行并罚,中国刑法学界则存在不同主张。(2)以行为人所犯数罪是否应当受到合并处罚为标准,可将数罪分为并罚数罪与非并罚数罪。并罚数罪,指依法应当对其实行合并处罚的数罪。绝大多数异种数罪和部分同种数罪,属于并罚数罪。非并罚数罪,指无需实行并罚而依法或处断时仅以一罪论处的数罪。部分异种数罪和部分同种数罪,属于非并罚数罪。中国刑法学界对于并罚数罪与非并罚数罪的界定标准及其各自的范围,均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对于牵连犯是否应当进行并罚,便存在从一重处断说、并罚说、双重处断原则说几种不同的主张。(3)一般以行为人实施的犯罪是否实际构成数罪或者以罪数形态的法律本质为标准,可将数罪分为实质数罪与想像数罪。中国刑法学界对于实质数罪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将数罪分为实质数罪与想像数罪的分类方法,存在不同的见解。

上一篇:数字签名 下一篇:数罪并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历史上的姜子牙是哪里人?为什么韩国人称姜子牙为国父?
历史上的姜子牙是哪里人?为什么韩国人称姜子牙为国父?
吕尚,姜姓,(约前1156年或前1128年9月29日—约前1016年12月6日)吕氏,名尚,一说名望,字尚父,一说字子牙,也称“姜太公”、“姜子牙”、“太公
甘罗斗丞相
甘罗斗丞相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