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
【生卒】:公元前202—前157
【介绍】:
汉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在位,其间,曾改革汉代法制,一度废除了“收孥相坐律令”、“诽谤律”以及“盗铸钱令”。文帝十三年(前167年)颁布诏令,对汉代的刑罚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废除黥、劓、斩趾等肉刑,以髡钳城旦舂代替黥刑,以笞三百代替劓,以笞五百代替斩左趾,斩右趾改为弃市,并且规定了徒刑的刑期。其法律思想主要内容为:(1)“劝趣农桑”,“轻徭薄赋”。文帝推崇“黄老之学”,提倡“守道任法”,“无为而治”,继续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强调“劝趣农桑”,“轻徭薄赋”,主张把“劝趣农桑”作为治国和立法的重要指导思想。(2)约法省刑。主张“刑罚大省”,继续改革秦朝遗留下来的严刑苛法。他认为,“法者,治之正,所以禁暴而卫善人也”。“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导之以善者,吏也。其既不能导,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于民为暴者”,所以只惩罚罪犯本人,而不株连亲属。在“约法省刑”思想的指导下,当时“刑轻于他时而犯法者寡”,“断狱数百,几致刑措”。(3)法与天下共守。以秦为鉴,汉文帝注意听取群臣的意见,赞同皇帝所立之法律是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同时,执法机关必须守法,否则就会影响到法的信用。所以他比较注意以身守法,不以自己的意志任意破坏法令的执行,并且能够尊重司法官员的职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
-
- 秦桧简介及后人 历史上奸臣秦桧是怎么死的?
- 南宋权臣秦桧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秦桧是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也一直被世人视为汉奸或卖国贼,因其以“莫须有”
-
- 范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典故
- 范睢是魏国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爹娘勒紧裤腰带送他读了几年书,然后就周游列国到处找工作,漂泊数年一事无成之后回到了家乡魏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