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约
指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所作的约定。成立婚约的行为称订婚或定婚,婚约当事人称未婚夫妻。婚约在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1)早期型婚约。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婚约是结婚的必经程序,具有法律约束力。订立婚约须由父母作主,当事人无任何自由意志。婚约订立不得反悔,无故悔约,要受到法律制裁。中国古代的六礼,十分重视订婚程序,订婚是结婚的必备条件。由于早期型的婚约往往是父母等其他家长包办订立的,所以,违约责任亦由父母等其他家长承担。唐律规定,订婚后,男方反悔者不得索回聘财,女方反悔者须追究主婚人的刑事责任。罗马法市民法规定,订婚后男女在一定时期内有履行结婚的义务。欧洲中世纪寺院法规定,对违反婚约者给予宗教上的处罚。(2)晚期型婚约,即近、现代的婚约。与早期型婚约不同:①订立婚约已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是否订立婚约,由当事人自由抉择。有的国家对婚约采取不干涉主义,法律不规定婚约条款,如法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有的国家虽规定婚约,但不将其视为结婚的必经程序,如墨西哥、秘鲁等国。②婚约的订立仅取决于当事人本人的自愿,家长等无权包办代理。③婚约无约束力,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可随时解除。但对解除引起的财产纠纷,法律予以规定处理。关于双方的赠与物,法国、瑞士、日本等国的法律和判例认为得依不当得利原则而请求返还。关于因解除婚约而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法律多规定过错方有赔偿责任。关于因一方过错而解约造成他方的“精神损害”,墨西哥、秘鲁、瑞士等国,在法律上赋予受害的无过错方请求赔偿的权利。中国对婚约的态度和处理原则是:(1)订婚不是婚约成立的必经条件,法律既不提倡,也不禁止。中国1950年婚姻法和1980婚姻法以及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都没有关于婚约的规定。(2)婚约没有法律约束力。法律对婚约不予保护,不强制履行。(3)对因解除婚约引起的财产纠纷,区别情况,妥善解决。对属于包办买卖婚姻性质的订婚所受的财物,应依法没收或酌情返还。对以订婚为名诈骗钱财的,原则上应返还受害人。对以结婚为目的赠送价值较高的财物,应酌情返还。多数学者认为,对婚约期间无条件赠与,受赠人无返还义务;少数学者认为,以结婚为目的的财物赠送,应属附条件(即结婚)的法律行为,如婚约解除,接受财物方应返还财物。
-
- 三国时期神童曹冲简介,曹冲是怎么死的?
- 曹冲生性温厚,通情达理。当时魏国由于经常发生战争,所以采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民。一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了,守卫仓库的官吏们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