笞
古代五刑中最轻的一种。用小竹板或荆条棰击罪犯的脊背臀腿部的刑罚。《唐律疏议·名例》:笞者,击也。又训为耻。言人有小愆,法须惩戒,故加捶挞以耻之。来源于《尚书·舜典》“扑作教刑”。扑刑原供学校和管礼教者对受教人教训惩戒之用,后演变为笞杖。秦时笞为非正式刑罚。笞杖作为正式刑罚,从汉文帝“除肉刑”开始。景帝定棰令,用竹板捶击臀部。南北朝时北齐以死、流、耐(后为徒)、杖、鞭为五刑。隋时改鞭为杖(用大竹板),而原来的杖则改为笞刑,即死、流、徒、杖、笞。此后笞刑即作为五刑之一。唐代沿用。笞刑分为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共五种。《唐律疏议·名例》:“汉时笞则用竹,今时则用楚(荆条)。”宋律笞刑沿袭唐律,但实行折杖法,笞五十决臀杖十下:笞四十、三十,决臀杖八下;笞二十、十,决臀杖七下。元时笞刑由七至五十七,分为六种。明时分为五种,与唐时同。清时笞改折成板,用小竹板棰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
- 魏文侯待民之道
-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
-
- 戚继光斩子之谜
- 戚继光真的斩子了吗?这其中缘由,且让我们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