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干家庭
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模式。通常包括祖父母、父母和未婚子女等直系亲属3代人。法国社会学家F.勒普累首先提出了主干家庭概念。他认为19世纪欧洲的家庭可以分为3大类:①父权家庭;②不稳定家庭;③主干家庭。父权家庭是指已婚子女及其所生子女均与父亲住在一起,处在父权的控制和统治之下。不稳定家庭类似于核心家庭。主干家庭中仅留继承人中的1个,其余则分门别居,但老家作为他们联络的中心。这种家庭多与封建宗法制度下的长子继承权密切相关。中国社会学家潘光旦在《中国之家庭问题》一书中称主干家庭为“折衷制家庭”,认为它“有大家庭之根干,而无其枝叶”,是大家庭和小家庭间的折衷形式。
主干家庭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代际之间的同情心,联络代际之间的感情。它也能在赡老、抚幼和管理家务上提供一些便利。主干家庭的缺点是家庭中有两对夫妻、两个中心,因而由谁执掌家庭权力问题难以解决。婆媳冲突就是一例。
主干家庭是由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过渡的模式,有一定的生命力。1982年,中国进行的五城市家庭调查研究所得资料表明,主干家庭占家庭总数的24.29%,其数量仅次于核心家庭。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民族百科全书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