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柑橘病虫原色图谱

堆蜡粉蚧

属同翅目粉蚧科。又名橘鳞粉蚧。分布较广,以华南橘区受害较重。可为害柑橘、葡萄、眼、荔枝等多种植物。主要为害寄主植物的嫩梢和幼果,引起新梢枯死、幼果肿状凸起,黄化脱落。

形态特征

成虫 雌成虫体为椭圆形,长3~4毫米,呈暗紫色;体背被白色蜡粉物,在每一体节的背面都横向分为4堆,整个体背则排成明显的4列;体周缘的蜡丝粗而短,仅体末1对蜡丝较粗长。雄成虫体呈酱紫色,长约1毫米,翅1对;腹端有白色蜡质长尾刺1对。

卵 呈淡黄色,椭圆形,长约0.3毫米,卵囊蜡质绵团状,白色中稍带黄色。

若虫 体形与雌成虫相似,呈紫色,初孵时体表无蜡粉,固定取食后,开始分泌白色粉状物覆盖在体背与周缘。

发生规律

一年可发生5~6代,以雌成虫或若虫藏匿在被害植物的主干、枝条裂缝等凹陷处越冬。次年天气转暖后恢复活动、取食。雌虫形成蜡质的卵囊,产卵繁殖,卵产在卵囊中,并多行孤雌生殖。若虫孵出后,常以数头至数十头群集在嫩梢幼芽、果蒂和果柄上取食为害。第1代至第6代若虫盛期分别为4月上旬,5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上、中旬,10月上、中旬,11月中、下旬。每年4~5月、10~11月中旬虫口密度最高,为害较重。

防治方法

参照“褐圆蚧”。

堆蜡粉蚧为害嫩芽

堆蜡粉蚧引起新梢枯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