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根瘤蚜
属同翅目根瘤蚜科。分布于我国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陕西、台湾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寄主葡萄。以成、若虫刺吸叶、根的汁液,分叶瘿型和根瘤型两种。欧洲系统葡萄上只有根瘤型,美洲系统葡萄上两种都有。叶瘿型:被害叶向叶前凸起成囊状,虫在瘿内吸食、繁殖,重者叶畸形萎缩,生育不良甚至枯死。根瘤型:粗根被害形成瘿瘤,后瘿瘤变褐色、腐烂,皮层开裂、须根被害形成菱角形根瘤。葡萄园一旦发生,往往为害严重,为国内外主要检疫对象。
形态特征
具多种型态:无翅处女型(根瘤型、叶瘿型)、有翅产性型、有性型。
根瘤型:成虫体长1.2~1.5毫米,椭圆形,鲜黄或淡黄,无翅,无腹管,体背有黑瘤,其中头部4个、胸节各6个、腹节各4个。触角3节,第3节端有一感觉圈。眼由3个小眼组成,红色。卵长椭圆形,淡黄至暗黄。若虫共4龄。
叶瘿型:成虫体长0.9~1毫米,近圆形,黄色,无翅,体背无黑瘤,体表有细微凹凸皱纹。触角端部有5根毛。卵和若虫与根瘤型近似,但色较淡。
有翅产性型:成虫体长0.8~0.9毫米,长椭圆形,黄至橙黄,翅平叠于体背,触角第3节有2个感觉圈,顶端有5根毛。卵和若虫同根瘤型,3龄出现灰黑色翅芽。有翅产性蚜产出的大卵孵出雌蚜,小卵孵出雄蚜。
有性型:雌成虫体长约0.38毫米,雄成虫体长约0.32毫米。黄色至黄褐色,无翅,无口器,触角同叶瘿型。雄成虫外生殖器呈乳头状,突出腹末。
发生规律
一年中主要生殖方式为孤雌卵生,仅在秋末进行1次两性生殖,产受精卵越冬。年生活史较复杂,概括有两种类型。①完整生活史型:受精卵在2~3年生枝上越冬→干母→叶瘿型→根瘤型→有翅产性型→有性型(雌×雄)→受精卵越冬。主要发生在美洲系统的葡萄上。②不完全生活史型:在欧洲系统葡萄上只有根瘤型。烟台一年发生8代,主要以1龄若虫在根皮缝内越冬。4月下旬至10月中旬可繁殖8代,以第8代的1龄若虫越冬,少数以卵越冬。5月中旬至6月下旬和9月虫口密度最高。6月开始出现有翅产性型若蚜,8~9月最多,羽化后大部仍在根上,少数爬到枝叶上,但尚未发现产卵。根瘤型蚜完成1代需17~29天,每头雌虫可产卵数粒至数十粒不等。卵和若蚜的耐寒力强,在-14~-13℃时才死亡,越冬死亡率约35%~50%。4~10月平均气温13~18℃,平均降雨量100~200毫米左右时最适其发生,7、8月干旱少雨可引起猖獗,多雨则受抑制。一般疏松、有缝隙的壤土、山地黏土和石砾土均发生重,而沙土因间隙小、土温变化大可抑制其生长。插条和包装材料的异地调运则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严禁从疫区引种苗木,对苗木进行严格检疫及消毒。②土壤处理。可以用50%辛硫磷500克拌入50千克细土,每亩用药土25千克,于下午3~4时施药,随即翻入土内。③植株处理。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葡萄植株、地面、支架等均匀喷雾。
葡萄根瘤蚜成、若虫为害根部
葡萄根瘤蚜叶瘿型
被害叶凸起呈囊状
葡萄根瘤蚜若虫电镜照片
成虫:叶瘿型(左)和根瘤型(右)
葡萄根瘤蚜根瘤型
葡萄根瘤蚜为害根部后引起根部腐烂
葡萄根瘤蚜为害后不长新梢
-
- 蔺相如去世为何40万的赵军哭声震天?
- 一代贤相蔺相如:没有亭台楼阁,不见石马牌坊。但见一截横陈的残碑、一株茂盛的古树,连天的萋萋芳草覆盖着一座冢墓。这就是你的坟墓吗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