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内血肿

一、概述

急性脑内血肿(acute intracerebral hematomas)即伤后3日内血肿形成并产生临床症状及体征,以额叶及颞叶前部和底侧最为常见,约占脑内血肿总数的80%,多与脑挫裂伤及硬脑膜下血肿并存。

二、病因

急性脑内血肿系因顶后及枕部着力创伤导致额极、颞极和额颞叶底面严重脑挫裂伤,皮层下动静脉撕裂出血所致。因着力点处直接打击所致冲击伤或凹陷骨折所导致脑内血肿较少见,约占10%,可见于额叶、顶叶、颞叶、小脑等处。因脑受力变形或因剪力作用导致脑深部血管撕裂出血所致基底节区、脑干及脑深部血肿罕见。

三、病理

急性脑内血肿在血肿形成初期为一血凝块,形状多不规则,或与挫伤、坏死脑组织混杂:位于脑深部、脑干、小脑的血肿形状多相对规则,周围为受压水肿、坏死脑组织包绕。脑深部血肿可破入脑室使临床症状加重。

四、检查

1.脑超声波检查 较其他类型的血肿更有意义,多有明显的中线波向对侧移位,有时可见血肿波。

2.脑血管造影 根据脑内血肿所处部位不同,显示相应的脑内占位病变血管位置的改变。但在颅内看不到无血管区的改变。

3.CT扫描 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均一高密度肿块,CT值为50~90HU,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伴有脑室池形态改变,中线结构移位等占位效应。常伴有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

4.MRI 多不用于急性期脑内血肿的检查。多表现为T等信号,T低信号,以T低信号更易显示病变。

五、临床表现

急性创伤性脑内血肿的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及合并损伤的程度相关。额叶、颞叶血肿多因合并严重脑挫伤或硬脑膜下血肿,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及意识障碍,而缺少定位症状与体征。脑叶血肿及挫伤累及主要功能区或基底节区血肿可表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小脑血肿表现同侧肢体共济及平衡功能障碍,脑干血肿表现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瘫痪。顶枕及颞后着力的对冲性颅脑损伤所致脑内血肿患者,伤后意识障碍较重且进行性加重,部分有中间意识好转期或清醒期,病情恶化迅速,易形成小脑幕切迹疝。颅骨凹陷骨折及冲击伤所致脑内血肿,脑挫伤相对局限,意识障碍少见且多较轻。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创伤性脑内血肿,在CT应用之前,难以与脑挫伤、局限性脑水肿肿胀、硬脑膜下血肿等鉴别,脑血管造影对脑内血肿的诊断有帮助,受伤机理、伤后临床表现、超声波检查等可作出初步定位,诊断性穿刺、手术探查是确诊和治疗的方法。CT问世以来,及时CT扫描可以确定诊断。脑内血肿CT扫描显示高密度团块,周围为低密度水肿带,合并脑挫伤程度及是否并发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亦多可清楚显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