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系由骨组织及软骨帽构成的良性肿瘤。肿瘤是向皮质外生长的,其骨组织由表面生长着的软骨帽逐渐骨化而成,因此属于软骨源性肿瘤,是良性骨肿瘤中最常见者,占良性骨肿瘤的31.6%。骨软骨瘤可以是单个的,也可是多个的,单个的骨软骨瘤也叫外生骨疣,而多发性叫作骨软骨瘤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且有恶变倾向。
(一)流行病学
骨软骨瘤多发生于幼年和少年,男女比例基本相等。
(二)病理生理
肉眼肿瘤表面为白色纤维包膜,剥去后可见软骨帽,其下面是骨皮质,两者粘得很紧。皮质的深层是松质骨。除软骨帽外,纤维膜、皮质骨和松质骨与正常者难以截然划出界线。镜下可见纤维膜是多层纤维组织。软骨帽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构成。位于表层的软骨细胞体积小,核大且比较致密。近底层的软骨细胞体积大,核小而较疏松。有时看到软骨细胞呈小叶分隔、粘连性变或钙化灶。若发生恶变时则具有软骨肉瘤的特征。
(三)临床表现
多见于长骨骨骺的附近,易发部位依次为股骨、胫骨、肱骨,而骨盆、肩胛骨、脊椎、肋骨虽然少见,但也有发生。骨软骨瘤可以长明间没有任何症状,多是无意中发现硬包块才确诊,除非肿瘤压迫了血管、神经、妨碍关节运动或其表面的滑囊发生炎症,才会引起疼痛。当骨软骨瘤发生恶性变时可出现疼痛、肿胀、软组织包块等症状。肿瘤在患者成年后即可自行停止生长,所以一旦发现肿瘤又开始生长时,则应注意肿瘤可能有恶变。
(四)检查
X线片检查可以看到在长骨干骺端突起一个或多个肿块,影像与正常的骨骼一样。由于软骨帽盖及纤维包膜在X线片上看不到,所以检查发现的肿块比光片上的大一些。有时在帽盖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影。但当肿瘤发生恶变时,X线片可见原来稳定的骨软骨瘤再度开始生长,骨质被破坏,并出现大量的棉絮状钙化影。
(五)诊断标准
中国抗癌协会于1999年制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1.通常在青少年发现,分单发与多发。
2.主要症状是无疼性肿块,多发者可有肢体畸形、矮小和家族遗传史。
3.X线特点是长骨干骺端从皮质突向软组织的骨性突起,有蒂状或宽广的骨基底,受累骨与骨软骨瘤的皮质骨是连续的,病变松质骨与骨干髓腔相通。
4.瘤骨可发生骨折。
5.表面滑囊发炎和肿瘤恶变少见。
(六)鉴别诊断
应与发生于肢体的骨瘤、骨肉瘤区分。
1.骨瘤 质硬,有骨膜覆盖,基底与骨组织相连,可有宽广基底或蒂,切面为骨组织。病理可明确诊断。
2.骨肉瘤 生长迅速,具恶性骨肿瘤特点,当骨皮质破坏,可见软组织阴影和不规则的骨膜反应,呈Codman三角或日光放射状阴影。病理可明确诊断。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