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Ⅰ
《八旗通志》
详细记述清八旗制度的书籍。先后纂有《八旗通志初集》和《钦定八旗通志》(又名《八旗通志二集》)两部。《初集》二百五十卷,目录二卷,凡例及纂修职名一卷。《二集》三百五十六卷。《初集》于雍正五年(1727)奉敕纂修,乾隆四年(1739)成书。所收事迄于雍正朝。分旗分、土田、营建、兵制、职官、学校、典礼、艺文八志;封爵、世职、八旗大臣、宗人、内阁大臣、部院大臣、直省大臣、选举八表;宗室王公、名臣、勋臣、忠烈、循吏、儒林、孝义、烈女等列传。材料来源系采摭汇集《实录》、《会典》、《上谕八旗》、《盛京通志》、《上谕旗务议覆》、《谕行旗务奏议》、《六科史书》等官书文件,以及御赐祭文、碑文、敕书、奏议、官方名宦册等。还采用了有关部院、八旗都统、直省将军、八旗驻防,以及府、州、县、卫、所等有关八旗事宜的调查来文、来册,这一部分多系数字材料,颇具史料价值。乾隆三十七年福隆安等奉敕纂修《八旗通志》续书,嘉庆元年(1796)书成,命名为《钦定八旗通志》,在体例上略加调整:改列传为人物志、选举表为选举志,增氏族志,共十一志;增内大臣年表,仍为八表;并附以八旗大臣(督、抚、提、镇)题名;至于细目,也有改动。《二集》除续修乾隆一朝有关八旗记事之外,也收入《初集》所载,并作了某些删订和增补。此外,还增加了相当数量的按语和夹注。《八旗通志初集》和《钦定八旗通志》二书,均为研究八旗制度和满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Ⅰ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
-
- 岳飞:南宋的抗金名将
-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出身农民家庭。少年时,他爱读《春秋左传》和《孙子兵法》。他曾跟从名师周同学武艺,学了一手好箭法,并能左右开
-
- 杜甫人生经历过哪些时期?杜甫人生经历简介
- 说起诗帝,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李杜诗篇万口传”,在这句话中的李杜分别讲的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诗仙李白和晚唐时期的诗圣杜甫,今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