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题辞(五首选一)
千古勾栏仅见之,楼头慷慨却奁时。
中原万里无生气,侠骨刚肠剩女儿。
【原诗作者】:周实
【鉴赏】:
《桃花扇》,清代孔尚任所作传奇,以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突出地塑造了李香君这个深明大义、不畏权奸、忠于爱情的典型人物形象,揭示了南明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同时,“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恨”,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诗为以史讽今之作。
诗的第一句,就以重笔点明李香君是千百年来勾栏中绝无仅有的奇女子,既表明了诗人的立场、态度,也提示读者本诗的议论是由李香君而发。这种从概括性的人物品评落笔的写法,为下面的内容展开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可谓精明之笔。
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具体说明。李香君奇,奇在哪里?奇在她虽然身为下贱,却心性不凡,明大义,识大体,不为权奸所诱,不为物质所动。却,拒绝;奁,镜盒,后泛指嫁妆。“楼头却奁”,指的是《桃花扇》第一卷第七出戏“却奁”。戏的这一出,写权奸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替李香君置办嫁妆。婚后第二天,李香君得知嫁妆为阮大铖所赠,即愤而不受,抛掷满地,表现出女主人公的鲜明的爱憎和坚定的原则性。
第三、四句,是对历史的批判,也是对现实的慨叹。当日南明王朝社会死气沉沉,一般士大夫苟安于现状,丝毫没有反抗的念头,唯独一个沦落风尘的弱女子反倒有这样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片爱国之心。社会是这种局面,南明还能不亡吗?联系到眼前的现实,社会不也是缺少豪杰之士,国家不也是处于危难之中吗?怎不令人喟然叹息呢!
本诗的出奇制胜之处,主要表现在构思和立意上。诗人抓住了两对相互矛盾对立的事物:一是勾栏堕落之地与心性不凡的奇女子;一是历来被视为社会梁栋的须眉男子反不及被社会认为“非英物”、只能米盐琐屑终其身的巾帼女儿。这两对相互矛盾的事物对举,收到了相反相成的效果。前者突出了李香君出污泥而不染的难能可贵,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后者则突出了社会危机的深重,社会悲剧的深刻,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
- 古代赌博掩钱和番摊介绍:“跋扈将军”的拿手戏
- 梁冀,是东汉一代权势最重的外戚,这位曾被年少的汉质帝当众讽刺为“跋扈将军”的权臣,在青年时代又是纨绔子弟、赌博好手,在他精通的各
-
-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