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原诗作者】:谢朓
【鉴赏】:
此诗短小隽永。虽然主题不出乎传统的游子思妇相思的范围,但在构思与表现上,自出机杼,颇见新意。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吟哦这首小诗,如见一位少妇浴着春光,正在下意识地向思念中的丈夫吐露心曲。
前两句作景语,写“绿草”,写“杂树”。绿草“蔓如丝”,言其长;杂树“红英发”,道其艳:草绿花红,正当盛春。这两句似对非对,“草”、“树”对举,“红”、“绿”相映,春光满眼,其景色之美令人联想起丘迟笔下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写草树,是具体展示春色;写春色,是从对应的角度表现心中的春情。于是,“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的感情跌宕,不觉在平静的心湖中波翻浪涌,诗作也就自然地折入抒情的三、四句。
三、四句中的“君”,指出门在外的丈夫;“芳”字反扣一、二句,是“红英”,是“绿草”,也是草绿花红以外所有的春的线条,春的色彩,春的音响,春的芬芳。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不要说你不回来,即使你回来,那时候春天也已经过去,不可能再欣赏到这样大好的春天景色了。“芳”字语意双关,既实指春色春光,更喻指自身极易消逝的青春时光。所以后两句,不只是在为丈夫的迟迟不归、不能欣赏到春景而惋惜,更是因韶华易逝、夫妇不得团聚而抒怨写恨,黯然神伤。三、四句的遣词造句很有讲究。第三句用排他法,以“无论”二字排除“君不归”的这种最坏的可能性,第四句以退为进,剥进一层,五个字组成一个复台句,以让步副句“君归”一顿,再以主句“芳已歇”推开。经过三、四句这样反复摩荡,思妇心中曲曲折折的思念中充满怨恨,怨恨时思念更深的感情,相当细腻而又深入地表现了出来。
此诗在构思与表现上的独特处在于,明明是自己思念丈夫,却处处从关怀对方的角度写出;诗人要抒写的是思念与怨望的感情,却全化作景色描绘与归迟春老的诉说。因而篇幅虽小,却又并不一览无余,相当典型地代表了谢跳小诗清丽自然而又含蕴丰富的艺术特色。
-
- 李承乾是怎么死的? 李世民是什么态度?
- 李承乾史书记载: 承乾,字高明,太宗长子.武德三年封恒山王,七年徙封中山.太宗即位,为皇太子.甫八岁,特敏惠,太宗使裁决庶政,有大体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
-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