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侃法师三首(其一)
秦关望楚路,灞岸想江潭。
几人应落泪,看君马响南。
【原诗作者】:庾信
【鉴赏】:
这是作者被留北周后表达怀念故乡之情的作品。法师为对僧人的通称,侃法师名惠侃,当是于江陵破亡后随众北迁的,陈文帝天嘉之初(560-562),南北通好,北周放回庾信、王褒以外的许多人士,惠侃法师也是放回南方中的一个,于临行时有诗与庾信,故庾信写出这首和诗,可惠侃的原诗今已失传。
诗的前二句表示自己身在秦中而思念故乡楚地,后二句则表达因送侃法师南归而产生之伤感情绪。
“秦关”即古秦国的地方关中,乃当时北周都城长安所在一带地方,这句说自己身在秦地关中,常遥望着通往故乡楚地的道路,这也是当时离开故乡来到北方异地的道路,可今天还不能由此归去,面对着通向故乡的路不能归,心情该是多么难堪啊!“灞岸”即灞水岸上,王粲《七哀诗》第一首有句云:“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这“灞岸”即用以指长安近处地方。“江潭”指楚地长江沿岸地方,屈原《渔父》篇首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这里即以屈原旧游的“江潭”指自己家乡所在的楚地。因灞岸而想到江潭,即景生情,连类而及,然两地悬绝,江潭实不可见,但有空想而已,这种心情多么难过!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叙说,而其中溢发出的情思却是悠远的。
遥望着去家乡的道路、远在天南的家乡似梦境般可想而不可即时,却有人可以回到那里去,对于去的人说,该是多么幸运,而在仍留北方求归不得的人,则只有激起难堪的悲痛,诗的后二句表达的乃是这种心情。在这两句里,形象地展示出一幅黯然神伤的送别画面。“几人”即指被留不放南归的人,当时确是大有人在,其中也有诗人自己,他们眼看着骑马向南归去的人,落着眼泪,这眼泪是由多种复杂的感情酿出的:有对归人的羡慕,有对己不能归的伤感,还有对于朋友的惜别,一时迸发出来,是“不知涕之何从”的。
全诗语极精约,而情意丰厚深远,达到五言绝句的艺术高境,但声律尚有未协,此类五言古绝,在唐人笔下亦属常见的。
-
-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