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确定的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一项重要方针。“惩前毖后”一语,由《诗经》、《周颂》篇中的“予其惩而毖后患”一句演变而来。意思是把过去的错误作为教训,可使以后更谨慎,不再重犯。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把“惩前毖后”和“治病救人”并用,指“惩前毖后”是对以前的错误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使后来的工作谨慎些。“治病救人”,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象医生治病,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把人整死。这一方针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即团结-批评-团结。这是我们党对待犯错误同志的一贯方针,是团结全党的方针。它是毛泽东在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斗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现这一方针,能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使党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新中国建设大辞典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雍正被恐吓之谜
- 雍正游玩西湖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恐吓信,这封恐吓信信的主人又是谁?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威风八面的皇帝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