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蒋介石国民党建立的合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的扩大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5月我军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随后,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对红军实行了停战,并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在共产党的正确主张下,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迫使国民党停止了内战。1937年芦沟桥事变之后,中共中央把《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中央,但蒋介石迟迟不予公布。经双方代表多次谈判,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正式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宣言,23日蒋介石又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毛泽东提出的独立自主原则,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对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打退了国民党政府的三次反共高潮,发展和壮大了人民的抗日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新中国建设大辞典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欧阳修的另类人生:个性张扬且叛逆
- 苏轼在《仇池笔记》里记叙,欧阳修有一次在私人场合,讲述自己少年时曾遇到过一位和尚,给自己看过相。和尚说欧阳修的耳朵很白,比脸还白
-
- 唐朝军力孱弱,罪不在李渊!
- 李渊时代,尽管向突厥称臣,但是没有被突厥兵临渭水“空府库”满足突厥人。李渊时代,尽管被历史描写的不出名。但是至少没有被吐蕃吞并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