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正义
三十卷。焦循(1722~1820),字理堂、又作里堂,祖籍江都,后分县属甘泉(今江苏扬州市)人。嘉庆六年中举人。他博闻善记,对经史、历算、音韵、训诂等学无所不精。阮元称他是“精深博大”之“通儒”。时人认为他当之无愧。焦循认为深得文王、周公、孔子之旨的莫如孟子。而以后的注疏中,又错漏甚多。于是他在总汇前人注疏的基础上,推发赵歧注中的意旨,以明其训诂,使文从字顺,条畅明显。对赵氏之说或有所疑,则进行驳辨,以相规正。至于诸家之说,“或申赵义,或与赵殊,或专翼孟,或杂他经,兼存备录,以待参考。还吸收了清人顾炎武、毛奇龄等六十多家的研究成果,成为《孟子》一书各种注疏的集大成之作。前后用五年时间才撰成此书,所用功力颇深。他在撰写过程中,不墨守成规,大胆突破了唐人提出的“疏不破注”的原则,多有创新之见。该书虽以训释名物、词字训诂为主;但对书中义理阐释也颇为精当。由于他对心性之学研求有素,得其本原,又是他老年之作,多为学术思想成熟时期的见解。后人对此书评价甚高。梁启超说:“此书实在是后此新疏家模范作品,价值是永永不朽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6页中国书店1985年)范希曾在《书目答问补正》中也说:“清儒注孟子,焦书最完善。”他先为长编,再荟萃精义,删繁补缺,汇为巨著。是清朝时孟子注释中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该书清朝时有《焦氏丛书》本、《皇清经解》本,民国时世界书局排印出版的《诸子集成》收入第一集中。建国后中华书局于1954、1959、1986年曾重印出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四书辞典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酒店为什么要供关公像
- 王三是关云长的同乡好友,很会酿酒。听说关云长在荆州当了大将,就来投奔。关云长给了他一些银两,让他重操旧业,在镇上开个酒店,卖酒为生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