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水文
主要内容是指地表径流、地下水分布、降水、蒸发、水流含沙、土壤含水、冰冻等。
地表径流 大连地区为半岛低山丘陵区,北高南低,以步云山、老帽山至大黑山为脊背,向东西两侧倾斜。由于第四纪覆盖不均加之大部基岩裸露,地下蓄水能力较弱,雨后很快形成地表径流。汛期洪水暴涨暴落,枯季部分中小河流枯竭断流,极易形成旱涝灾害。全区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3条。注入黄海的主要河流有湖里河、板桥河、英那河、寡妇河、庄河、小寺河、三岔河、小沙河、碧流河、赞子河、清水河、大沙河、柳家河、旗杆河、登沙河、东大河、马栏河等。注入渤海的主要河流有浮渡河、永宁河、苇套河、复州河、三十里河及北大河等。全区地表径流年总量34.8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620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金州以南地区人均仅有170立方米,水资源极度贫乏。径流量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很大,1~2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4%;年际间径流量的差异约在9倍至15倍之间,丰枯年际呈周期性变化,11年左右为一个周期。
地下水 以沈大铁路为界,西部为碳酸盐岩区,储水条件较好。东部为火成岩和变质岩区,储水条件不好,无大规模开发利用条件。本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3种:松散岩类孔隙水、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全区地下水天然贮量为8.84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约4.07亿立方米。由于开采不当,已引起海水倒灌,至20世纪90年代末,海水入侵面积已达433.8平方公里,侵入纵深最远达10公里。
水流含沙 大连地区由于河流湍急,产汇流比较快,洪峰持续时间短,短则10~30分钟,长则1~3小时,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是大连地区第四纪覆盖相对较薄,基岩裸露,悬移质含沙量不高,约为0.5千克/立方米~2.0千克/立方米,输沙量200吨/平方公里。碧流河干流年平均输沙量为50.3万吨,水土侵蚀状况在辽宁省内好于辽西,差于辽东山区。
降水 大连市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三面临海,受海洋的调节,故又兼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降水集中,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97.3毫米,全区年降水总量88.21亿立方米,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孟加拉湾,随着热带气旋和西南气流北移而输入。陆域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庄河地区偏大,瓦房店地区偏小。受地形抬升影响,普兰店市老帽山一带年降水量明显偏大,且暴雨偏多。另外,水汽的输送量随着季节不同而有很大差异,6~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而冬季12月至次年3月份,连续4个月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6%,表现为春旱夏涝。大连地区多年平均蒸发量881.8毫米,陆面蒸发量430毫米,干旱指数1.26,呈半干旱状态。
大连年降水量图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
-
- 子产为何不毁乡校?
- 子产实行仁政,听从百姓建议,为什么不毁乡校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
- 朱熹定“四书”
- 儒家的经典汗牛充栋,就是最重要的“五经”也是篇轶繁浩,文义艰深,一般人要读懂还真不容易。北宋时的程颢、程颐兄弟有感于此,他们曾经
-
- 给秦始皇私生两个弟弟的赵姬
- 秦昭襄王时,赵国与秦国实力相当,但两国经常交战。赵国在名将廉颇的指挥下,两度击败了秦国的进攻。秦国被迫把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