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
唐、虞、夏、商、周时期为兖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西部重镇。秦时属东郡。西汉初(公元前206)始置高唐县,因地处沼泽之丘,故名。先后属青州部平原郡、河平郡。东汉属青州平原郡。三国时属青州部清河郡。西晋初属冀州平原国。西晋永嘉二年(308)刘渊称帝立汉后,高唐属汉。东晋南迁后,江北朝代更替频繁,高唐隶属屡变。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属后赵。穆帝永和九年(353)归属前燕。前秦苻坚建元六年(370)归前秦。后燕燕元元年(384)又归后燕。北魏皇始二年(397)归北魏清河郡。南朝刘宋政权建立后,武帝于永初元年(420),将高唐县侨置在今邹平县之梁邹,属冀州东平原郡,故高唐县省。文帝元嘉十九年(442)在江南江淮之广陵又侨置一高唐县,属冀州部南平原郡。此时江北梁邹之高唐与江南广陵之高唐二侨置县并存。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在今禹城县西南伦镇之城子坡复置高唐县,属济州南清河郡。此时伦镇之高唐县与二侨置高唐县并存。东魏天平元年(534),改属东魏。北齐天保元年(550)属北齐。天保七年(556)初,侨置梁邹之高唐由梁邹迁至今章丘县之黄巾堌,此时伦镇之高唐与侨置黄巾堌之高唐、广陵之高唐并存。天宝七年(556),高唐县城由伦镇迁至今址,属济州部清河郡。北周建德六年(577),北周灭北齐,高唐归属北周。北周大象二年(580),分相州置毛州,高唐属之。隋朝建立后,先属冀州部清河郡,后改属博州,又复属冀州部清河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因博州有高唐县,侨置黄巾堌之高唐县废。唐时,初属冀州清河郡(618~627);贞观元年(627)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武则天改唐为周,因忌“唐”字,于长寿二年(693)改高唐县为崇武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复称高唐县至唐亡,均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五代时,后梁开平二年(908)改高唐县为重县,或曰重邱县、鱼邱县,属河北道博州。后唐同光二年(924)又复名高唐县,属河北道博州。后晋天福元年(936)改高唐为齐城县。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又复名高唐县,属河北道博州。北宋建立后,初属河北道博州;元丰元年(1078),改属河北东路博州博平郡直至宋亡。金朝时,属山东西路博州博平郡。元朝初年,属大名路,不久改属东平路。至元三年(1266),属东昌路;至元七年(1270)于高唐县置高唐州,领高唐、夏津、武城3县,直属中书省。明初仍为州制,领3县,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清初仍为高唐州,不领县,属山东省东昌府。雍正八年(1730)升为直隶州,领禹城、平原、临邑、陵县4县;雍正十二年改属东昌府。1912年,降州为县。1913年属山东济西道。1914年属东临道。1927年废道级建制,直隶山东省。1937年属山东省第四区。1937年12月建立高唐县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1941年2月,分高唐县为唐南、唐北2个县,隶属运东专署。1943年2月,唐南、唐北合并为高唐县。1944年6月,高唐和平原县铁路以西部分,合并建立高平县。1945年9月撤销高平县,复立高唐县,属中共冀南行署第二专署。1949年8月改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8年禹城县并入高唐县。1961年析出。1967年属山东省聊城地区。1998年3月,聊城地区改为地级聊城市,随之改属聊城市。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雍正被恐吓之谜
- 雍正游玩西湖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恐吓信,这封恐吓信信的主人又是谁?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威风八面的皇帝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