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童话故事

懒汉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2 12:11:2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作品】:

一对麻雀在一个懒汉的葡萄园里筑巢。它们把窝搭在一棵葡萄秧的根部。

到给葡萄松土的时候了。懒汉扛起锄头,到葡萄园去松土。他走进葡萄园后就坐在一棵樱桃树下休息。一对麻雀看见他后,吓得跳了起来,开始互相诉苦:

“唉,老头子,”母麻雀对它丈夫说,“这下子我们的窝算完了!怎么能在葡萄园里搭窝?这不,扛锄的人来松土了,还要把我们的窝捣碎。”

“只能听天由命了,老婆子!”

就在这时候,主人站了起来,看了一下葡萄园,在地上试了一下。锄锄这里,又干又硬;锄锄那里,也是又干又硬。土地因为长期干旱都硬得跟石头一样了。

主人又回到樱桃树下,叹了口气说:

“唉,葡萄园啊,葡萄园,你真没有让我松土的福气。下一场雨再说吧!……现在先等我吃点儿东西,再睡上一觉。”他从口袋里掏出面包和咸盐,吃得饱饱的,然后他装上烟袋,掏出火镰,打着火,美滋滋地吸着,更美滋滋地睡着了。

黄昏,懒汉站了起来,两只麻雀吓了一跳,说道:“这是那个松土的人,瞧他已经休息好了,站起来了……现在,我们的窝可真要完了!”

松土的人站起来后,揉了揉眼睛,让自己醒透,又吃起来了,又抽上烟袋了,扛上锄头,回家去了。他说:

“再见,葡萄园!……”

麻雀看见他走了,又高高兴兴地唧唧喳喳地叫起来。

过了一段时候,主人又来到葡萄园。

“就算我没松土,至少也要剪剪枝啊,”他自言自语地说。

他又坐到樱桃树下休息,麻雀看到他后吓得一愣:

“天哪,老头子,现在我们的窝可真完了!”

“老婆子,听天由命吧。葡萄园的主人也许是个善心人,会可怜我们的。”

主人掏出面包和咸盐,吃完了,又抽了一袋烟,自言自语道:

“何必要给葡萄剪枝呢?不剪不是也会长葡萄吗……人们要是笑话我,我理都不理。”

他躺下来,睡上了;起来后,又回家去了。麻雀看见他又回去了,便快乐地唧唧喳喳地叫起来。

夏天,这对麻雀孵了一窝小雏,并开始喂养它们。

葡萄园因为没有人收拾,长满了过膝的野草。主人又来了,想看看葡萄结得怎样。他又坐在樱桃树下,吃惊地说:“唉呀,看这草长得多么高!……一定要上锄掉!”

母麻雀听了这话吓坏了,开始思量怎么抢救它的小麻雀……

“别发愁,你这老婆子,”公麻雀说,“这个懒汉这次也干不了什么事,只是想想罢了。”

葡萄园的主人站起来,开始锄草。他锄掉了一棵,又锄掉了另一棵,他自言自语地说:

“我没松土,没剪枝,现在倒要锄草!锄草有什么用……明年,要是不出意外,我一定好好干!”

他又回到樱桃树下,拿出面包和咸盐,吃得饱饱的。他点上烟袋,甜滋滋地抽了起来。抽着,抽着,他困了,睡着了。烟袋从他手里掉到地上,火星把草点着了。整个葡萄园大火熊,小麻雀的窝也烧光了。

只有两只小麻雀没有烧死,停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哭起来。

“唉,”公麻雀说,“我们为什么要把窝搭在懒汉的葡萄园里!哪里有懒惰,哪里总有一天就要有灾难。”

(杨燕杰 译)

【赏析】:

这是一篇哲理童话,故事情节说不上复杂,但寓意却异常深刻。短短的一千多字写出了生命最普遍、最深邃的辩证法。

故事表层,懒汉的种种懒惰行径固然让我们啼笑皆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麻雀夫妇的家破人亡却更发人深省。通读全篇,可以清晰地看到,仅就“懒”这一点来说,麻雀夫妇并不在懒汉之下,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麻雀夫妇的家庭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它们曾有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可惜它们迷途不知返,最终让侥幸心理、懒汉心态推进了火海,葬送了儿女的性命。

一次是懒汉来松土的时候。麻雀夫妇先是后悔当初选错了搭窝地点,接着摆出一副听天由命的姿态。可是,在懒汉因为偷懒放弃松土举动后,麻雀夫妇不是忙着搬家,而是“又高高兴兴地唧唧喳喳起来”。这是典型的苟且偷生、目光短浅的麻雀心态。

另一次是懒汉来剪枝的时候,麻雀丈夫还是一副听天由命的架势。幸运的是,懒汉的懒再次让它们转危为安。警报解除后,它们又快乐起来了。它们不再担惊受怕,甚至开始在这里生儿育女,准备长期生活了。在麻雀夫妇的意识中,懒汉的懒成了它们可以长期依靠的安全屏障。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灾难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由此看来,麻雀的家破人亡是注定的,无可逃避的。懒汉的懒,滋长了它们不思进取、随遇而安、苟且偷生的心态。作为自然界的“弱势群体”,面对来自外界的种种生存威胁,麻雀夫妇在安家落户的地点选择上本应该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可是,他们却很不合时宜地“把窝搭在了一棵葡萄秧的根部”,并把自己的安危维系在懒汉的懒惰上。嫌麻烦,怕吃苦,不肯为建构安全、稳固的家园而付出劳动,这正是麻雀夫妇苟且的懒汉心态的典型体现。试想,如果麻雀夫妇趁早把家安在高高的树洞里,或者是人家的屋檐下,还会有家园付之一炬的祸患吗?

可以说,童话中,最大的懒汉不是“懒汉”,而是“麻雀夫妇”。是他们相同的懒汉心态和懒汉行为造成了这个悲剧。

(李学斌)

上一篇:比比扬奇遇记(节选) 下一篇:“知名人士” 声明:懒汉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