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
拼音:zǐ lù 同义词:仲由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17-12-07 13:08:2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子路简介
子路负米读书(选自月冈芳年《月百姿》)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或称季路,鲁国卞人,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少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亦为《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的主角。
生平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者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前498年随孔子周游列国。后任卫国蒲邑(今长垣县)之宰,也是当地大夫孔悝的家臣。
仲由(子路)
子路受牛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子贡花自己的钱救人后不领奖励,反而让别人不愿意救人;子路救人后却领取奖励,反而让别人愿意救人。孔子成功预言这两个行为的影响,其道理是如果将道德的标准提高到只有少数人能遵守,则反而是惩罚想要符合道德的人,让人不想遵守道德,若立下行善会获得奖励的惯例,则会有很多人行善。
君子死 冠不免
公元前480年,孔悝被胁迫把当时的废太子蒯聩迎回卫国当国君 (也就是卫后庄公)。仲由为了救孔悝而与蒯聩的家臣石乞、盂黡战斗,在战斗中被敌方用戈将系‘冠’的带子割断了,子路因此停止战斗,弯下身,捡起冠来,系上带子,结果因此被趁虚打败并杀害,年六十三,死后受醢刑(即剁成肉酱)。孔子闻其死,极为伤心,从此不吃肉酱。
唐玄宗尊之为“卫侯”,宋真宗加封为“河内公”,宋度宗又尊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评价
子路性格直爽、勇敢、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孔子曾说:“理想无法实现了,我准备乘筏漂到海上。会跟我走的,衹有子路吧?”同时也表示:“子路比我勇敢,但缺乏才能”。《论语》中提到他是孔子门下四类才能之士(德行、政事、言语、文学)中杰出的“政事”人才。但也因为尽忠而身殉。子路在战斗中不忘记系好帽带,也因此而死。后代文人,多不因此视子路迂腐,而是惋惜他在危难中并未顾及自身的安全而丧命。
《论语》记载孔子曾预言,子路个性过于刚强,恐怕难以善终。
但子路死后,孔子还是非常伤心 ,有覆醢之举,即吃饭时见肉酱盖上而不忍食用。
子路借米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一天,来到陈国,陈国正在闹饥荒。当地人都饿得四处逃荒。他们师徒走到这里断了米,几天没吃上饭,一个个饿得肚子直叫唤。陈国人没有米食借给他们,孔子就打发[阅读]
子路负米
传说在周朝春秋时候,鲁国有一个孩子,名叫仲由,字子路。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了填饱肚子,他经常跟随父母到山上挖野菜、采野果充饥。可是,他的父母亲身体多病,不能经常吃野菜,怎么办呢?那时[阅读]
子路拜师
有一天,孔子正在讲学。忽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穿着很讲究的公子哥儿,这人一进门儿,就嚷嚷:“孔先生在家吗?”孔子忙说:“在哪!找我有啥事啊?”子路说:“俺想拜您为师。”孔子把脸一沉:“不收!”子路[阅读]
颜回与子路买瓜
孔夫子开山门学生叫颜回,第二个学生叫子路,到六月暑天,先生放假,他俩是同乡,正好结伴同行。走到半路,口干了,想起先生讲过勿好吃冷水,几里路没有人家,哪样弄法呢?师兄弟两个人走到一棵大树底下乘[阅读]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