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借米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12-07 13:18:5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一天,来到陈国,陈国正在闹饥荒。当地人都饿得四处逃荒。他们师徒走到这里断了米,几天没吃上饭,一个个饿得肚子直叫唤。陈国人没有米食借给他们,孔子就打发他的徒弟子路去向他的好友老子借米。
孔子师徒周游列国
子路见到了老子,恭恭敬敬地施了个礼说:“先生,我们师徒在陈国断了米,老师让我向先生借米来了。”
老子对他说:“好啊,借米不难,不过你要回答我一个问题,答对了,把米借给你,答不对,米不能借给你。”
子路一是借米心切,二是觉得一般问题也难不住他,就很自信地说:“好,先生请问吧。”
老子用手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地说:“你说什么多,什么少;什么时候欢喜,什么时候恼?”
子路一听笑了笑,说:“你听好了,我告诉你,天上星星多,日月少;娶媳妇时欢喜,出殡时恼。”
老子听了毫不客气地说:“你答的不对,对不起,这米不能借给你。你回去吧。”
子路满以为自己回答得很正确,老子却说他回答得不对,心里不服气。心想:“这老头子就是不想借米给我罢了,回去向老师告他一状,见死不救,太不够朋友了。”
子路辞别了老子,一边想一边走,带着满肚子的气回到了陈国,把事情的经过对孔子说了一遍。孔子对子路说:“子路啊,这题你回答错了,文不对题呀。”
子路一听,老师也说自己回答错了,忙问:“请问老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回答才对?”
孔子说:“应该这样回答,小人多,君子少;借时欢喜,还时恼。”
子路听罢,立即回见老子,并这样做了回答。老子听了很高兴,拿出一小竹筒小米借给了他,子路一看很不满意,嘟哝说:“问题答不对不借米,问题答对了借给这么少。我们师徒那么多人,就这么点,还不够一个人吃一顿的呢。”
老子见子路不高兴,就解释说:“救急之米不能多,快拿回去救你师徒们的命去吧。”
子路扫兴地拿着小竹筒米回到陈国,见了老师,就告老子的状:“这老头简直不够朋友,你看,问题答对了,就借给了咱这么一小筒米,够谁吃的?和不借还有啥两样?”
师徒们虽然都很生气,也没办法。管他怎么着,先倒出来熬点粥充充饥吧。可是,往袋子里一倒,淌起来没个完了。倒了一袋又一袋,一直倒了五六袋。他们师徒乐得蹦了起来。子路看见倒出了这么多的米,笑着说:“这么些就够了。”话音刚落,竹筒的米就不往外淌了。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