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06 09:33:2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汉文帝简介
汉文帝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80年11月14日—前157年7月6日在位),在位23年,享年47岁。葬于霸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东北角)。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母薄姬,据《汉书》高祖薄姬传,汉王四年(前203年)汉王刘邦召幸有身孕,当年生文帝,高祖十一年春(前196年)年八岁封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
吕后在杀害刘邦爱姬戚夫人和其子赵王刘如意后,提议代王刘恒出任赵王,然而被刘恒巧妙拒绝,故而才能够在吕后专权时期得以保命。
吕后死后,吕后一族外戚欲作乱。大臣陈平、周勃和宗室刘章等人以计谋骗来兵权,消灭了掌握兵权的吕氏外戚,打算拥立新皇帝。因为刘恒是刘邦当时现存年纪最长之子,又宽厚孝顺,而且刘恒之母薄氏的家族比较不强势。于是大臣们拥立代王刘恒即皇帝位,是为汉文帝;并且黜杀汉惠帝之子汉后少帝刘弘。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前157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死后葬霸陵。
对汉文帝的评价
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奉为贤明帝王的典范。此外,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这些问题采取的是异常谨慎而且又有效的手法。对待诸侯王,文帝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小错不纠,在中央弱势的时候成功的安抚住了各地蠢蠢欲动的诸侯,为后来景帝处理七国之乱造就了一批忠心耿耿的诸侯王和大臣。
汉文帝亲尝汤药
最重要的两个大动作是:安抚吴王,使得吴王在最年富力强的时候没有假借丧子之仇反叛;在齐王死后将齐国一分为七,既满足了齐王的儿子们称王的需求,为自己赢得了贤德之名,又消除了最大的一个诸侯国齐国。假如文帝的谨慎稳重的做法被一直持续下去,汉朝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七国之乱,诸侯王问题亦有希望能够和平解决。
文帝与其妻子窦皇后,其子景帝都爱好黄老之术,假托黄帝老子思想,以道家的清静无为为治世方法,文景两世与民休息,轻刑罚减赋帑,文帝本身亦恭行仁孝,生活质朴简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君之一。
西汉末年的刘向曾经对孝成皇帝询问,评价文帝“(讼狱)治理不能过中宗(汉宣帝)之世”、“似不及中宗之世,不可以为升平”。
道德方面,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在《二十四孝》里被排在第二位。
-
- “闱姓”赌博:科举制度的怪胎
-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心目中至为神圣的事业。然而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从神圣的科举制度中却蘖生出一个怪胎,它就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