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
拼音:gān lúo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27 18:28:3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甘罗简介
甘罗
甘罗(前247年-?),战国末期下蔡(今属颍上县甘罗乡)人。
西汉的司马迁著《史记》时,将甘罗立于《樗里子甘茂列传》的附传中;另外王蘧常撰写《秦史》时,将甘罗和向寿合立于《甘茂传》的附传中。
生平
甘罗是秦左丞相甘茂之孙,十二岁时成为秦相吕不韦宾客。当时燕国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国要让张唐去燕国为相,准备联合攻打赵国河间,张唐曾攻打赵国,担心经过赵国时被害,不愿去燕国。于是吕不韦亲自去请张唐,但仍然没有成功。甘罗听后,就自告奋勇去说服张唐,用范雎杀白起的例子来恐吓张唐,让张唐同意起行。然后又请缨到赵国帮张唐通报,向赵王指秦国和燕国交换人质是要攻打赵国,不如赵国割出五城,让秦国送还太子丹,并和赵国联手攻燕,赵王同意,攻下燕国三十城,秦得燕十一城和赵五城。于是甘罗被封为上卿及得到祖父甘茂的田宅。
轶闻
“甘罗十二为相”意思是指甘罗十二岁拜相,但《史记》仅载甘罗拜上卿,并非拜相。张岱《夜航船》“甘罗十二为丞相”提到:“罗还报秦,封为上卿,不曾为丞相。相秦者是甘罗之祖甘茂。封罗后,遂以茂之田宅赐之。”
有一流传很广的传说是,秦王曾要求其祖父甘茂找公鸡生的蛋献上;甘罗就自告奋勇上朝面见秦王,说甘茂在家生孩子。以讽刺秦王,表示公鸡无法生蛋,甘罗因为其机智,而得到秦王的赏识。
传甘罗英年早逝,年仅十二岁,葬于颍上城东。
甘罗十二岁拜相
战国时期,七国争霸,各诸侯之间,时而联合,时而分裂,政治形势十分复杂。当时,秦国是七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秦王嬴政为了扩大河间一带的地盘,进而吞并六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打破了燕国与赵国[阅读]
甘罗庙
梁山北面有座小安山,山不大却有名,原因是有座甘罗庙。甘罗庙甘罗活着和刚死的时候,并没有人给他修庙,他太小了,不值得拿庙供。后来怎么有庙了呢?传说是这样的。安山东南二百里有座[阅读]
甘罗替爷爷上朝
战国时期,秦国有个少年叫甘罗,他少年聪颖,12岁就做了秦国的宰相。甘罗剧照传说他10岁的时候,有一天,看见当宰相的爷爷在家里愁眉不展,哀声叹气的,便关心地问:“爷爷,您遇到什么麻烦事情了[阅读]
桓麟不听奉承话
桓麟是东汉时候的文学家。他小时候很聪明,又有才学,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桓麟的伯父叫桓焉,是当时很有权势的大官,家里有不少食客。食客,就是有权有势的封建贵族家里养着的一批[阅读]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甘罗小小年纪,就投奔到秦相吕不韦的门下[阅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阅读]
甘罗斗丞相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小小年纪,才读几天书,对我说话都吟起诗来了[阅读]
-
- 除夕习俗之燃鞭炮
- 燃鞭炮,是中国人除夕的传统习俗,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下面,百科档小编为你介绍一下关于燃鞭炮习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詹天佑的家世,詹天佑的留学生涯
-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4月出生于广东南海乡间(今为三水市辖)一个世业茶叶出口生意的家庭。他的祖籍是安徽婴源,由他的祖、父两辈,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