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庾文君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21 10:01:1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庾文君

国 籍:东晋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296年

逝世日期:328年

职 业:皇后→太后

籍 贯: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

谥 号:明穆皇后

  庾文君(296年—328年),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左将军庾琛第三女 、权臣庾亮之妹,晋明帝司绍的皇后。

  庾文君性情仁慈,姿态仪容很美。晋元帝听说后,聘她为太子司马绍的太子妃。生子晋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晋明帝继位后,立庾文君为皇后。太宁三年(325年),晋明帝去世,庾文君之子司马衍即位,是为晋成帝。尊庾文君为皇太后,并由庾文君临朝摄政。

  咸和三年(328年),苏峻叛乱攻占京都,庾文君后来看见逼迫受辱,忧伤而死,时年三十二岁,谥号明穆皇后。

  人物生平

  嫁司马绍

  庾文君性情仁慈,姿态仪容很美。晋元帝司马睿听说后,聘娶她为太子司马绍的太子妃。庾文君因德行好而受到重视。 太兴四年(321年)十一月,生子司马 永昌元年(322年),生子司马岳。

  立为皇后

  永昌元年闰十一月初十日(323年1月3日),晋元帝去世。闰十一月十一日,太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 太宁元年(323年),六月初六日,晋明帝立庾文君为皇后。 册书说:“妃庾氏先前奉承圣命,在东宫作嫔妃,恭行妇道,恩爱有礼。行事忠信心思顺从,以此成就和谐之道;协助端正后宫秩序,因此有和协道德的美名。我过去经历不幸,孤单得像是在害病。众公卿考查以往朝代,都以推崇嫡亲辨明正统为重,记载在典籍中,应该建皇后宫,以此来供奉宗庙。追述先帝的愿望,不废弃旧有的命令,派使持节兼太尉赠皇后玺绶。女性的德崇尚阴柔,妇道要奉承婆母,崇敬祭祀的礼节,看重多子多孙的道义。因此永远贞节,就能光大皇家基业,做天下母亲的典范,推行后宫教化。借鉴六传,稽考典籍,祸福不定,盛衰在人,虽被赞美而不自恃。要恭敬啊,怎么能不慎重!”

  临朝摄政

  太宁三年(325年)三月初二日,晋明帝立与庾文君所生之子司马衍为太子。 闰八月二十五日,晋明帝去世。闰八月二十六日,太子司马衍即位,是为晋成帝。尊母亲庾文君为皇太后。晋成帝即位时,年仅五岁,大臣们因晋成帝年龄幼小,于是奏请太后庾文君应该依照东汉和熹皇后邓绥的旧例临朝摄政,庾文君先后四次辞让,随后同意。九月十一日,庾文君开始临朝摄政。 庾文君之兄中书令庾亮管理诏书命令,公卿奏报事情时称庾文君为皇太后陛下。

  咸和元年(326年),有关官员奏请追赠太后庾文君的父亲庾琛和母亲毌丘氏,庾文君陈辞推让不答应,三次奏请都不依从。

  咸和二年(327年)十一月,历阳太守苏峻等谋反。咸和三年(328年),苏峻攻占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太后庾文君庾文君后来看见逼迫受辱 ,忧伤而死 ,时年三十二岁,谥号明穆皇后。

  • 王神爱

    王神爱

    中文名:王神爱国 籍:中国出生日期:384年逝世日期:412年职 业:书法家性 别:女   王神爱(384―412)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皇后。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祖父王羲之、父王献之都是中[阅读]

  • 荀灌

    荀灌

    中文名:荀灌别 名:灌娘、荀灌娘、灌儿国 籍:两晋民 族:汉族出生地:洛阳出生日期:公元303年主要成就:突围救父籍 贯:颍川临颍(今河南临颍县)   荀灌(303年-?),西晋人物,晋朝平南将军[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