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厚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20 10:44:2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杨师厚
字 号:邺王
所处时代:五代时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颍州斤沟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915年
主要成就:击破李茂贞,迫降王师范,击败李存勖
官 职:检校太师兼中书令
封 爵:邺王
追 赠:太师
逝 地:镇州(今河北正定)
杨师厚(?—915年),颍州斤沟(今安徽太和县倪邱镇斤沟集)人,五代时期后梁名将,勇猛善骑射,原为李罕之部将,后降朱温,被委以重任,累迁检校右仆射,兼任曹州刺史。
唐朝天复三年,击破李茂贞于岐下,迫降王师范,败赵匡凝于襄阳。后梁开平元年,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三年,袭取长安,击破刘知俊军,大破李存勖军而解晋州(今山西临汾)之围。
乾化三年,末帝朱友贞即位后,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晋封邺王。五年三月,病逝于镇州(今河北正定),追赠太师。
人物生平
投奔朱温
杨师厚,颍州斤沟(今安徽太和县倪邱镇斤沟集)人。从小侍奉河阳人李罕之,罕之降晋时挑选他部下精兵百人献给晋王,师厚就在其中。师厚在晋没有什么名气,后来因犯罪逃奔梁军,太祖任命他当宣武军押衙、曹州刺史。
击破李茂贞
唐朝天复二年(902),杨师厚跟随梁太祖到岐下迎接昭宗,李茂贞以劲兵出战,被杨师厚打败。
迫降王师范
天复三年(903),王师范凭据青州反叛时,太祖派杨师厚领兵东征,在朱全忠击王师范之战中,淮南杨行密的部将王景仁率领两万部众支援王师范,杨师厚迎头痛击,击败王景仁,追至辅唐县,击杀敌军数百人,被授予齐州刺史。师厚攻青州(今山东益都),屯驻在临朐(今山东临朐),扬言要向东攻取密州(今山东诸城),留辎重在后。果不其然,在九月初六,王师范攻打临朐(今属山东),师厚设伏,追至圣王山,被杀万余人,擒获都将八十人,其弟王师克被俘。初七,莱州派兵5000救援青州,亦被汴军杨师厚部几乎全歼,师厚遂移军寨与青州城下,二十一日,王师范见大势已去,派副使李嗣业及弟王师悦向汴杨师厚请求投降。自此,淄青并入朱全忠的势力范围,为其立威篡唐自立,增添了实力。天复四年(903)加检校司徒、武宁节度使。天祐元年(904年),加诸军行营马步都指挥使。
南下攻荆襄
天祐二年(905)八月,朱全忠因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东与杨行密相通,西与王建结姻,为防患于未然,初九令武宁节度使杨师厚统前军先行,十三日自率大军继后。不久,师厚攻取襄、唐、邓、复、郢、随、均,房(治今湖北襄阳、河南唐河、河南邓州、湖北仙桃、湖北钟祥、湖北随州、湖北丹江口、湖北房县)等八州。朱全忠扎营于汉江北岸,九月初五令师厚在阴谷口(今湖北襄阳西北汉江畔)作浮桥,初七领兵渡过汉水,初八赵匡凝领兵2万列阵于汉水岸边迎战,被师厚军击败,退回襄阳,沿汉水投奔江陵。十六日,师厚奉命攻江陵,荆南牙将王建武投降。自此,朱全忠尽有荆襄之地。师厚取荆州后,授襄州节度使。
奇兵夺长安
后梁开平元年(907),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开平二年(908),加检校太傅。开平三年(909)封弘农郡王,招兼潞州行营都招讨使。不久,忠武节度使刘知俊背叛后梁,投靠岐王李茂贞,引军占据长安(今陕西西安),师厚遂督师进讨,到潼关,活捉刘知俊的弟弟刘知浣献给朝廷。刘知俊听到杨师厚杀来,就向西逃往凤翔,杨师厚继续进击,进到长安。当时刘知俊已经领着岐下贼寇占据长安城,杨师厚领奇兵靠着南山急行,从西门攻入,贼将王建十分惊愕,不知怎么应付,于是即刻出降。诏令加封杨师厚为检校太尉。
击败李存勖
晋主李存勖率部将周德威、丁会、符存审等引兵南下,为策应刘知俊,攻后梁晋州(今山西临汾)。师厚率军往援,突破晋军控扼的蒙坑(今山西襄汾南)险地,解晋州之围。开平四年(910),授陕州节度使、西路行营招讨使。
解邢州之围
乾化元年(911)正月,王景仁在柏乡被打败,晋人乘胜包围了邢州,掠夺魏博,南到黎阳。杨师厚受诏领兵屯守卫州,晋军攻打魏州,不胜而退,杨师厚追袭晋军,渡过漳河,解除了邢州之围,改任滑州节度使。
强攻枣强
乾化二年(912),第二年,太祖北征,令杨师厚率领大军进攻枣强,十多天都不能攻下,太祖屡加督责,杨师厚日夜奋勇攻击,才攻破枣强,屠戮全城。车驾凯旋,杨师厚屯魏州(今河北大名)。
节度魏博
当庶人朱友珪篡夺帝位时,魏州衙内都指挥使潘晏与大将臧延范、赵训图谋变乱,有人告发他们的阴谋,杨师厚便分布士兵捕捉他们,杀死了他们。过了两天,又有指挥使赵宾夜晚领着部下穿上铠甲,将等天亮时作乱。杨师厚领衙兵包围捕捉,赵宾不能起事,于是越过城墙而逃,杨师厚派骑兵追到肥乡,抓获赵宾乱党一百多人,回城在府门斩首。朱友王圭任杨师厚为魏博节度使(即天雄军节度使)、检校侍中。
破敌军威振河朔
不久,镇人、晋人犯魏州北部边界,杨师厚领军到达唐店,打败了他们,斩首五千级,活捉其都将三十多人。这时杨师厚手握河朔重兵,威高震主,朱友珪以他为患,诏令杨师厚到京。杨师厚于是率领精壮甲兵一万人来到洛阳,在都城外严阵以待,自己带着十多人入城谒见,朱友珪害怕,又以厚礼送走他。
助末帝讨伐友珪
过了不久,梁末帝设计讨伐朱友珪,问计于赵岩,岩说:“这件事的成败,要看招讨使杨师厚的意思,得他向禁军传一句话,我们的事立刻可以成功。”于是末帝派遣马慎交秘密去见杨师厚,结为心腹。师厚犹豫未决,对部下说:“当郢王弑君反叛时,我没有立即讨伐。现在君臣的名份已经定了,无故改变主意,人家会怎样说我呢?”他的部下说“:友珪弑君父,是天下的大恶人,均王讨贼是正义的,这件事很容易成功。他若一朝消灭反贼,那时你怎么办呢?”师厚恍然大悟,于是派他部下将军王舜贤到洛阳,和袁象先商议这件事,派朱汉宾领兵屯滑州接应。末帝终于和袁象先杀了朱友珪。
因病而死
朱友珪被诛后,末帝在东京即帝位,首先封杨师厚为邺王,加封检校太师、中书令,每次下诏不直呼其名,而以官爵号称呼他,事无巨细,必先与杨师厚商量,杨师厚也颇为骄傲放肆。在这以前,镇人在朝廷军队柏乡之战失利之后,屡次侵扰边境,杨师厚总领大军直抵镇州城下,焚烧扫荡街市房舍,移军掠劫稿城、束鹿,直到深州才归。乾化五年(915)三月,杨师厚卒于藩镇任上。末帝停止上朝三天,追赠杨师厚为太师。
杨师厚是后梁最优秀将领,李存勖惧攻河北,正因为杨师厚及其创建之“银枪效节军”。杨师厚死后不久,朱友贞想把魏州分为二镇,瓦解杨师厚的军队。但“银枪效节军”立刻投降了李存勗,后梁因此失掉了河北,不久就亡国了。杨师厚死后备受尊崇,累封为西齐王。后人建庙于斤沟,以崇祀之。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当地人刘昭贵请唐文馆进士陈稷为之撰文(文载明·万历《太和县志》),以示崇敬。
张全义
本 名:张全义别 称:张居言、张宗奭字 号:字国维所处时代:唐末五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濮州临濮出生时间:852年去世时间:926年主要成就:恢复洛阳农业生产官 职:守太尉、中书令、河南[阅读]
敬翔
本 名:敬翔别 称:敬子振字 号:子振所处时代:唐末五代民族族群:汉人去世时间:923年主要作品:《大梁编遗录》主要成就:辅助朱温建立后梁籍 贯:同州冯翊封 号:迎銮叶赞功臣官 职:光禄大夫[阅读]
刘鄩
本 名:刘鄩所处时代:唐末五代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密州安丘县出生时间:858去世时间:921官 职:中书令 刘鄩(xún,861年-923年),又名刘掞,山东密州安丘人,五代时后梁名将,有“一步百[阅读]
朱友贞
本 名:朱友贞 别 称:朱瑱/朱锽 所处时代:五代后梁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东京开封 职 业:皇帝 信 仰:佛教 年 号:乾化 贞明 龙德 后梁末帝朱友贞(888[阅读]
朱温
中文名:朱温 国 籍:后梁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宋州砀山(今属安徽砀山) 出生日期:852年 逝世日期:912年 主要成就:参加黄巢之乱,多有[阅读]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