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谢朓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21 10:06:1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谢朓

别 名:谢玄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建康

职 业:官吏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山水创作

代表作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

职 务:宣城太守 尚书吏部郎

  谢脁(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萧齐文学家

  少有文才,《南齐书》本传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先后做过豫章王萧嶷太尉行参军、随王萧子隆的文学,又是竟陵王萧子良的八友之一。

  明帝时曾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495)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

  后任尚书吏部郎。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萧遥光谋取帝位,谢脁遭诬陷,下狱死。

  谢朓出身名门贵族,与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同为陈郡谢氏一族,祖母是《后汉书》作者范晔的姊妹,祖父谢述,为宋初宰相刘义康的亲信重臣;父亲谢纬,官至散骑侍郎,谢朓的母亲则是刘宋的长城公主。谢朓世代高门甲族,故以甲族资格的太尉行参军为起家官。

  谢朓大约在永明元年(483),他二十岁时,便“解褐入仕”。永明前、中期,他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过着轻裘肥,广结诗友的贵族生活。

  永明九年(491)春,谢朓作为随郡王萧子隆的文学(官名),随同萧子隆赴荆州,留下了不少诗篇。

  建武二年(495)夏日,谢朓出任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实现了他“凌风翰”“恣山泉”的愿望。他既舍不得放弃衮衮公服,又想远离血的现实,只得追求一种“仕隐”的境界。《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中,“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就是这种矛盾心理的显现。在宣城任上,谢朓将他的诗歌创作推向了数量和艺术的高峰。流传至今的诗歌,大多是宣城时期流传下来的。所以谢朓又被后人称为“谢宣城”。 建武四年(497),谢朓被任命为齐明帝萧鸾天生残废的长子萧宝义的镇北谘议、兼南东海太守。这时萧鸾已身染沉疴,而北魏军队常渡江骚扰,南北兵刃数次相接。

  当时,谢朓岳父王敬则任会稽太守。因为他是齐武帝的心腹猛将,所以萧鸾对他很不放心,加重兵以监视。王敬则怖惧万状,深感大祸临头。他的第五个儿子王幼隆派人到南东海治所与谢朓密谈。谢朓深怕自己被卷入,扣住来人,径自告发。王敬则被族灭后,谢朓因功升任尚书吏部郎。

  萧子隆素来对谢朓的才能十分爱赏,因而,谢朓也得到了最优厚的礼遇,往往“留连晤对,不舍日夕”。不意竟遭到操有实权的长史王秀之的忌恨,于是密奏武帝。此时齐武帝萧赜正病重,他降敕将谢朓召还京师。这对谢朓来说,真是晴天霹雳!

  宋、齐之世的政坛是极其黑暗的,一个钟鸣鼎食的显宦之家,昨天门前还车马塞道,今天就可以被举家族灭。早在刘宋之世,谢朓的生母虽是帝家之女,然而他的伯父谢综、谢约却因卷进政治案件,与谢朓舅公范晔一起被处死,而谢朓父母因受牵连,一度也被迫迁离京邑。这些对聪颖异常的谢朓来说,当然印象极深。加上愤恨和不平,在新林道上,面对大江,他吟下了《赠西府同僚》,结尾四句:“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就是这种恐惧心理的真实流露。

  不久,齐武帝萧赜病逝。因为太子早亡,所以萧小在遗诏中,将政权托付给堂弟萧鸾及次子竟陵王萧子良。然而老谋深算的萧鸾为了篡夺皇帝的宝座,正酝酿着政变的阴谋。他一方面扫清篡帝的障碍,另一方面用文名卓著的谢朓,借用谢氏家族的声威,加强自己的势力。

  永明十一年(493)冬,萧赜的长孙萧昭业即位。由于介入了萧子良和萧昭业叔侄之间的矛盾,“竟陵八友”之一的王融被诛,不久萧子良也忧惧而死。这无疑为萧鸾篡位提供了机会。

  次年秋季,萧鸾废去萧昭业的帝位,改立他的胞弟萧昭文为帝,进一步独揽了军政大权。接着萧鸾又假手萧昭文,诛杀尽武帝的诸王子,最后又废杀了萧昭文自己,从血泊中爬上了皇帝的宝座。谢朓是亲眼目击了一系列的事态变化的,并被升迁为萧鸾的谘议官、领记室、掌霸府文笔、中书诏诰的显要职位。

  谢朓被这同室相残,刀光血影的杀戮场面惊呆了。素日向往的高位显仕、出人头地,难道是这样的吗?他陷入更深的矛盾痛苦之中,他唱道:“因此得萧散,垂竿深涧底”(《始出尚书省》),“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值中书省》)。他害怕黑暗混乱的现实,他希望能在山水中求得心灵的超脱。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向被人们论为独步之作: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这时候谢朓的诗歌除了“语皆自然流出”(刘熙载《艺概》),依然清新自然外,还将佛、道的哲理自然地织入诗篇,使人读来“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沈德潜《古诗源》),因此每有篇什,皆臻绝唱。钟嵘在《诗品》中说,谢朓的诗歌“至为后进士子所嗟慕”,想见其在当时曾风靡诗坛,对文风有推动的作用。

  齐明帝死了以后,东昏候即位,这位新皇帝奢侈无道,把国家弄得一团糟,官吏们十分腐败。江祐等人想废东昏候,立始安王遥光为帝,使国家安定下来。始安王就派遣心腹刘氵风,去见谢跳,拉他一齐参与这件事。但谢脁认为自己受恩于明帝,东昏候虽然无道,但毕竟是明帝之子,所以不肯答应,并且将江祐等人的私谋,告诉了别人。江佑等人对他自然恨之入骨。再加上以前谢脁因为人高傲,曾经讽刺过江祐、刘讽等,因此他们便寻找机会加害于他。恰巧赶上这件事,江祐等人便联合始安王恶人先告状,诬告他欲谋反。东昏候是个糊涂皇帝,便将他再次打入大狱。

  不久他就死在狱中,时年仅36岁。

  • 谢超宗

    谢超宗

    本 名:谢超宗所处时代:南北朝 宋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浙江温州   433年,祖父谢灵运在广州被诬陷杀害以后,谢超宗随父谢凤发配去岭南,元嘉末得还。与慧休道人来往。好学有文辞,盛[阅读]

  • 宇文贵

    宇文贵

    本 名:宇文贵字 号:字永贵所处时代:北朝民族族群:鲜卑主要成就:柱国、太保籍 贯:夏州职 业:将领官 职:柱国、太保、许国公、太傅   宇文贵从小跟随老师学习,曾经合上书感叹道:“男[阅读]

  • 高孝珩

    高孝珩

    本 名:高孝珩所处时代:北齐民族族群:汉人封 爵:广宁王官 职:大将军、大司马性 别:男   高孝珩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次子,母王氏。天保元年(550年),高孝珩的二叔高洋受[阅读]

  • 冯迁

    冯迁

    本 名:冯迁所处时代:北魏→西魏→北周职 业:将领籍 贯:弘农官 职:骠骑大将军、小司空爵 位:隆山郡公   冯迁少年时行事谨慎,有办事才能,州府征召他为从事。北魏神龟年间(518年—5[阅读]

  • 长孙俭

    长孙俭

    本 名:长孙俭别 称:长孙庆明所处时代:北周民族族群:鲜卑出生地:河南洛阳人主要成就:清正率下,教化治民官 职:大将军封 爵:昌宁公谥 号:文追 封:郐公   其先世为拔拔氏(拓跋氏分支),北[阅读]

  • 刘令娴

    刘令娴

    中文名:刘令娴别 名:刘三娘国 籍:南朝梁出生地:彭城(今江苏徐州)职 业:女诗人代表作品:《答外诗》,《听百舌诗》,《祭夫文》哥 哥:刘孝绰夫 君:徐悱   刘令娴(约公元525年前[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