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吴有训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30 09:11:2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吴有训

外文名:Woo Y H

别 名:字正之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高安荷岭乡石溪吴村

出生日期:1897年(丁酉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1977年(丁巳年)11月30日

职 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芝加哥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

代表作品:《经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射线的波长》、《康普顿效应与三次X辐射》等、

  吴有训(1897年4月26日—1977年11月30日),字正之,江西高安人,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

  吴有训1916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20年6月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5年十月任中央大学校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吴有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X射线、特别是对散线和吸收方面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在X射线散射研究中以系统、精湛的实验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作出了贡献。回中国后开创X射线散射光谱等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创造性地发展了多原子气体散射X射线的普遍理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二十六日,吴有训出生在江西省高安市荷岭乡石溪吴村的小村庄。吴有训7岁时入家塾,习旧学。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进高安县的瑞州中学,后随学校并入江西省南昌第二中学。

  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七月,吴有训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二中学,同时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今南京大学),受教于留美归来的胡刚复博士,在胡先生的指导下,吴有训在中国国内即对X射线有了一定的了解。

  留学经历

  中华民国十年(1921年),吴有训以优异成绩考取江西省官费留学,赴美入学习。

  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年)1月,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物理学家A.H.康普顿来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吴有训成为他的研究生,与康普顿教授一起从事X射线散射光谱研究。

  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吴有训在康普顿的指导下做博士论文,题目就叫“康普顿效应”。通过答辩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并留校任助教。

  归国任教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回中国先后在江西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任教。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八月,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包括1938年以后在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

  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吴有训在清华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近代物理学实验室,进行中国国内X射线问题的研究。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四月,被德国哈莱(Halle)自然科学研究院推举为该院院士,成为第一位被西方国家授予院士称号的中国人。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月,任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校长。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校进行短期访问;同年底,任交通大学教授。

  1949年6月初,上海科技团体联合会推举吴有训为主席;6月中,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又任命他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相当于校长),主持交通大学的教学恢复工;7月,吴有训作为上海科技界的代表,赴北京出席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会议选举了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科技界代表15名,吴有训是代表之一;9月,前往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接见。

  1950年1月,出席科学院研究计画局召开的近代物理座谈会,讨论并参与科学院物理科学相关机构的调整和设置问题;3月被提名为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5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正式任命。。

  晚年经历

  1951年,吴有训率团再赴东北;10月,组织成立东北分院筹备处,提出了设立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的初步方案。

  1956年,主持制定数理化等基础学科“12年科学远景规划”,12年远景规划提前完成。

  1958年8月,参加江西省首届科学工作者会议。

  1959年2月14日至5月11日,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了东欧七国科学院和若干高校及产业部门的研究组织。

  1960年7月,吴有训作为团长率中国科学院代表团一行五人应邀参加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三百周年庆典活动,对英国进行访问。

  1963年,又参加与制定机关报的科技10年规划。

  1977年,吴有训为筹备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提出了许多建议,并审阅中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同年11月30日,在北京地安门东大街的家中去世,终年八十岁。12月7日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科学界的同仁好友数百人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吴有训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 周培源

    周培源

    中文名:周培源外文名:Chou Peiyuan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宜兴出生日期:1902(壬寅年).08.28逝世日期:1993(癸酉年).11.24职 业: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毕业院校:清华学[阅读]

  • 严济慈

    严济慈

    中文名:严济慈外文名:Ny Tsi-Zé别 名:谱名泽荣,字慕光,号厂佛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东阳县下湖严村出生日期:1901年1月23日逝世日期:1996年11月2日职 业:物理学家、教育[阅读]

  • 于敏

    于敏

    中文名:于敏国 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出生日期:1926年8月16日逝世日期:2019年1月16日职 业:科学家毕业院校:北京大学物理系主要成就:国家自然科学奖[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名将霍去病:不学习兵法的霍去病为何百战百胜?
名将霍去病:不学习兵法的霍去病为何百战百胜?
西汉名将霍去病地位卑下,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