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陶成章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04 21:04:5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陶成章

别 名:陶焕卿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1878年1月27日

逝世日期:1912年1月14日

职 业:革命志士、民主革命家

信 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创立光复会、参与推翻满清王朝

             清末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倡导者

代表作品:《陶成章集》、《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浙案记略》

  陶成章(1878-1912),字焕卿,号陶耳山人,汉族,浙江绍兴人,民主革命家。光复会创始人之一,少有志向,以反清复汉为己任,为提前结束清王朝统治,先后两次赴京刺杀慈禧太后未果,后只身东渡日本学习陆军。第二年回国后,积极参与革命活动,破衣敝屣奔走革命,“四至杭州而不归”,奔走于浙、闽、皖各地联络革命志士。

  光绪三十年(1904)冬,与龚宝铨等在上海组织光复会,推蔡元培为会长。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徐锡麟创办大通学堂,遍招浙东会党骨干入学。次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三年回国,任教芜湖中学,联络浙皖起义。事败避走日本,后赴南洋活动。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杭州光复,被举为浙江军政府总参议,参与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之役。 [1]

  中华民国创立后,他力辞接任浙督,积极准备北伐,设北伐筹饷局、光复军司令部,任总司令。1912年1月14日凌晨,陶成章被陈其美指使的蒋介石、王竹卿暗杀于上海广慈医院,年仅34岁。

  陶成章逝世后,孙中山高度评价陶成章:“奔走革命不遗余力,光复之际实有巨功。”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陶成章幼时虽家境贫寒,然天资聪颖,

  过目成诵,曾受到良好的旧学教育。六岁入本村陶氏义塾读书,十五岁便在家乡设馆任塾师,著有《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和《浙案记略》等书,他的活动对辛亥革命的成功有着很大的贡献。 [2]

  陶成章经常以麻绳束腰,脚穿芒鞋,奔走于浙江各地“每日步行一百一十里,不辞劳苦”。杭州离他家仅一水之隔,他却“四至杭州而不归”。有一次,抵达杭州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六,魏兰劝他回家过年,他答:“幸老父犹健,家计无忧,一至故乡,恐被人情牵累,不能复出矣!既以身为国奔走,岂尚能以家系念耶!”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直抵京师,陶成章欲乘乱歼那拉氏于颐和园,未成。赴奉天、蒙古等地察看地势,以为进行之计。归途中,道经徐州,经费缺乏,步行七昼夜,几至饿毙。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再次北上谋刺,亦未果。八月,得蔡元培之助,东渡日本,入清华学校,数月后转入成城学校,在陆军班中勤奋砥砺,成绩优异。留学生监督探知其有反清之志,设计削去学籍。 [2]

  陶成章开始接触新学书籍,思想逐渐转变。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激发了他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意识,与“推翻君主体制,建立民主共和”的民主主义思想逐渐合拍,他渐萌革命思想,欲改革封建专制。父陶品三惧祸,多次告诫之,然其志不变。

  早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陶成章忧心如焚,即定下从戎之心。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他曾两次赴京拟刺杀慈禧未果。

  投身革命

  1902年,陶成章只身至日本留学,后转入成城学校学习军事。1903年,“拒俄运动”爆发,留日学生组织“军国民教育会”,陶成章结识该会会员龚宝铨、魏兰等人,参与商议革命活动。1904年,陶成章归国。(另有资料称,因陶成章倡言革命,言辞激烈,为清政府驻日公使所忌。1903年被诳归国,取消其留日学籍,然其革命之志愈坚。)1904年初(光绪三十年),陶成章偕魏兰深入浙江内地联络各地会党,在云和创办先志学堂,建立据点。1904年10月,陶成章与蔡元培、龚宝铨等在上海创立光复会,推蔡元培任会长,陶成章任副会长,并担负联络苏、浙、闽、皖、赣5省会党之重任。光复会以入会誓词“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16字为宗旨。1904年底,陶成章前往日本,在东京成立了光复会分部,许寿裳和鲁迅就是在这时加入光复会的。

  光复会成员积极地宣扬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提出朦胧的社会经济改革要求,但是各自的思想成分很纷杂。不过,“在各种成分中,反对满州贵族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建立共和政治的宣传,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光复会成立后,徐锡麟、秋瑾等先后加入,革命形势有了迅速发展。

  1905年8月(光绪三十一年),陶成章与徐锡麟等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为浙江会党培训骨干。是年冬复去日本,谋入联队,振武学校学军事,均未成。1906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任留日会员浙江分会会长,兼《民报》编辑。不久回国,联络闽、皖各省,成立光复军,被推为5省大都督,与徐锡麟、秋瑾加紧皖浙起义准备。

  1906年间,蒋介石离开浙江乡下到了日本,在东京初次遇到陈其美。蒋介石遇到陈其美后,便长期受到了陈的影响。陈其美刚到日本时进入了警察学校学习,后来转学军事,他们二人所学相近,又意气相投。陈其美的江湖作风,及其在帮会中的地位,尤其使蒋介石折服。1908年春,蒋介石再次东渡日本,经陈其美介绍加入了同盟会。1910年5月,又经陈其美介绍,受到孙中山的单独接见。因此,蒋介石视陈其美为良师益友,一直称陈其美为“大哥”。

  1907年7月,安庆起义失败,徐锡麟、秋瑾相继殉难,陶成章悲痛欲绝,因遭清廷通缉,国内无法立足,再度亡命日本,1908年转赴南洋,几遍南洋群岛。主持新加坡《南洋日报》及仰光《光华日报》笔政,宣传民主革命,捐款资助国内革命。由于筹款受阻,决计在爪哇一带建立光复会组织,但名义仍附属同盟会总部。

  1910年(宣统二年),在日本东京建立光复会总部,举章太炎为会长,陶成章为副会长,南洋建立执行总部。宣统三年,由南洋回上海活动,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建立光复会秘密机关“锐俊学社”,后又重返南洋筹集经费。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回国,往来于淞沪间,号召旧部以为犄角,积极筹划光复会员光复杭州、南京。浙江光复后,被举为省临时参议会议长。

  1911年10月30日,蒋介石由日本回到上海,投入陈其美麾下,任沪军第5团团长,隶属于其把兄、师长黄郛的沪军第二师。陈、黄、蒋三位盟兄弟,在上海滩互为依存,蒋介石对陈其美素怀知遇之恩。同时,因为辛亥革命时,蒋介石远在日本、未建寸功。奉召回沪后,因在革命党内仍是无名小卒,他常常为壮志未酬、才华难展而夜不能寐。

  当时的蒋介石,虽然身在革命阵营之中,但实际上对革命的认识却是模糊不清的。在他心目中,所谓革命就是狭义的“打天下”。因此,当时的他可以说毫无政治立场可言,而是满脑子江湖思想-既然崇拜帮会首领人物陈其美,又同陈“义结金兰”,那么就一切惟陈其美之首是瞻。因此,蒋介石之杀陶成章,纯粹是一种江湖行为,与所谓政治理由完全无关。就个人关系而论,蒋介石与陶成章素无恩怨,他完全是以他的“大哥”的恩怨为恩怨的。

  被刺身亡

  1912年1月14日(民国元年)凌晨二时许,陶成章(陈其美揽权起杀机,欲置其死地而后快)被受陈其美指使的蒋介石、王竹卿(帮凶、光复会叛徒)暗杀于上海广慈医院,枪弹从左颊入脑,年仅34岁。

  该案件一向是国民党当局讳莫如深、严禁谈论的史实,是“国统区”史学家们的“禁区”。所以,几十年来,凡有关陶成章生平事迹的史料,在“国统区”以至今日的台湾岛皆一律横遭封锁、湮没,偶或出现,也必遭歪曲和篡改。

  • 懋嫔

    懋嫔

    中文名:宋氏别 名:懋嫔国 籍:中国清朝民 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康熙十六年(1677年)逝世日期:雍正八年(1730年9月)职 业:格格→懋嫔主要成就:册封为嫔夫 君: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阅读]

  • 杨翠喜

    杨翠喜

    中文名:杨翠喜国 籍:中国民 族:汉出生地:直隶北通州主要成就:善歌唱所处时代:清末至民国初 杨翠喜,本姓陈,小名二妞儿,杨翠喜是艺名。原籍直隶北通州。清末至民国初名妓,哄动[阅读]

  • 张璐

    张璐

    本 名:张璐所处时代:明末清初出生时间:1617去世时间:1699 张璐(1617~约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南长州人(今江苏苏州)。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即公元1617~[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 : 孝懿仁皇后
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 : 孝懿仁皇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唯一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相信很少有人知道,她就是康熙帝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
荧屏中的
荧屏中的"潘金莲"哪个版本的最性感撩人?
潘金莲,是《水浒传》中出现的人物,《金瓶梅》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几百年来,她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堪称妖艳、淫荡、狠毒的典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