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陶峙岳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11 17:06:5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陶峙岳

外文名:Tao Shiyue

别 名:陶纪常,陶岷毓,陶锄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出生地:湖南宁乡县仙凤乡

出生日期:1892年9月18日

逝世日期:1988年12月26日

职 业:军人

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三期)

信 仰:三民主义、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北伐战争

            参加淞沪会战

            举行新疆起义

            领导新疆军垦

代表作品:《陶峙岳自述》

军 衔:上将

  陶峙岳 (1892.09.18─1988.12.2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湖南省宁乡县仙凤乡人。在军旅生涯中,历任湖南省督军公署参谋处上尉参谋,谭延闿部“护字营”营参谋长、营长,湘军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团长、副师长、师长、军长、副总司令、总司令等职。先后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北伐战争、会攻南京、复克徐州之役、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对中央苏区的历次“围剿”、淞沪会战等。

  1949年9月25日,率驻新疆的10万国民党军官兵通电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和平解放新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领导部队屯垦戈壁、建造城市,使新疆逐渐走出贫困,成为闻名的农业示范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12月26日在湖南长沙病逝,享年97岁。

  1949年12月,起义部队整编后,陶峙岳先后任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领导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屯垦戈壁,挥汗荒原,创造出在戈壁滩上种植棉花、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建造城市等许多奇迹,使新疆逐渐走出落后贫困的古道,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农业示范区。

  1979年,陶峙岳任湖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1982年9月,陶峙岳在90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6月至1988年,陶峙岳任第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陶峙岳是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一、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8年12月26日,陶峙岳病逝于湖南长沙,终年97岁。

  • 陈康容

    陈康容

    中文名:陈康容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缅甸出生日期:1915年逝世日期:1940年职 业:革命家信 仰:共产主义祖 籍:福建省永定县性 别:女   陈康容(1915—1940),祖籍福建省永定县,出生[阅读]

  • 杨惠敏

    杨惠敏

    本 名:杨惠敏所处时代:中国近现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江苏省镇江市出生时间:1915年3月6日去世时间:1992年3月9日主要作品:《八百壮士与我》(自传)主要成就:为八百壮士献国旗   [阅读]

  • 罗厚福

    罗厚福

    中文名:罗厚福出生日期:1909年逝世日期:1975年主要成就: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罗厚福,1955年授衔大校,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唯一一位以大校[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