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树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26 09:07:44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宋嘉树
外文名:CHARLES JONES SONG
别 名:宋耀如、韩教准、韩乔荪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海南岛文昌县
出生日期:1864
逝世日期:1918年5月3日
职 业:大实业家,牧师
毕业院校:范德堡大学
信 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孙文革命活动的重要财务支柱。
上海基督教景林堂牧师

宋嘉树(1864—1918)字耀如,教名查理·琼斯,汉族,海南文昌人,生于海南岛文昌县韩姓人家,原名韩教准。
宋嘉树是民国实业家,财力雄厚,把大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孙中山革命,是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
宋嘉树有六个子女,其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宋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孙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孙文争取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1918年5月3日,宋嘉树因患肾病不治,在上海逝世,年仅54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63年,宋耀如出生于海南文昌,乳名阿虎,大名韩教准,1872年韩教准九岁时,因家庭贫寒不得不随哥哥政准,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当学徒。
1875年随宋姓堂舅赴美洲古巴,遂改姓宋。三年后赴美国波士顿,在丝茶店当学徒。期间,结识了一些在美国留学的好朋友。他们纷纷劝宋嘉树去学校读书,由于堂舅的坚决反对,他偷偷地跑进停泊在波士顿港口的一艘政府缉私船上,船长没有处罚他,还热情地帮助他,让他在船上做杂役。之后,他随船长来到了美国南方的北卡罗来纳州(North Carolina),结识了当地教堂的牧师。
接受洗礼
1880年11月7日,16岁的宋嘉树接受了基督洗礼,被命名为查理·琼斯·宋(Charles Jones Soong),人们习惯称之宋查理。
1881年4月,宋嘉树进入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圣三一学院学习,一年后转学到范德堡大学神学院学习。
1882年入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神学院,1885年毕业,次处回国,在苏州、上海等地传教,并执教于教会学校,胡适即为其学生之一。
革命经历
1886年1月宋嘉树回国到了上海一边传教,一边从事反对殖民主义和推翻清政府的宣传活动。在传教期间,与倪桂珍结婚。宋在传教布道上受人排挤,转而为教会印刷圣经,谁知歪打正着,靠印刷圣经而发财。他进一步扩大经营,兼做进口机械的代理商,成为中国上海较早的买办商人。20多年的苦心经营,他积累了五六十万两白银。后来,宋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孙文争取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并用经商所得举办公益事业,创办了一所教会学校,一个儿童乐园和一间大众医药所。随后他又创办了“华美印书馆”。
1894年夏,孙文与陆皓东北上途经上海,与宋相识,两人对革命志同道合。宋耀如见到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文先生,从此就全身心地追随孙先生成为坚强的反清革命志士。他积极协助孙文筹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他倾全部精力为革命筹集巨额经费,并在宣传组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国民革命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人物逝世
1918年5月3日,宋嘉树因患肾病不治,在上海逝世,年仅54岁。
郑念
中文名:郑念外文名:Nien Cheng出生日期:1915年1月28日逝世日期:2009年11月2日职 业:作家毕业院校: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信 仰:基督教代表作品:《上海生死劫》原 名:姚念媛 郑念[阅读]
秦德君
中文名称:秦德君国籍:中国民族:彝族出生地:重庆忠县出生日期:1905.8.15逝世日期:1999.1.12主要成就:参加五四运动,从事妇女解放工作,抗日战争请缨杀敌 秦德君(1905年8月15日-199[阅读]
刘仁静
中文名:刘仁静别 名:字养初,又名亦宇、敬云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湖北应城出生日期:1902逝世日期:1987年8月5日职 业: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刘仁静(1902年―1987年),中国共[阅读]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