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七仙女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22 14:43:5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七仙女

外文名:Vega,Weaver girl.The Goddess's seven daughter

其他名称:七姊妹、七衣仙女、七仙姑

神话体系:中国神话体系

所 属:民俗神话

居 所:天宫

司 掌:采桑、纺织、七彩、妇女、瓜果、珍宝等

象 征:扶筐七星、七彩等

母 亲:西王母

配 偶:董永

儿 子:董仲

  七仙女,是中国神话中七位女神的总称。有时也单独指七姊妹中最小的七妹。七仙的起源。一是天文崇拜,与女宿扶筐七星、昴宿七星、宿织女三星、女宿婺女四星等有关。二是由于秦汉时的登仙思想,而产生的羽人形象。

  民间一般称呼这七姐妹为:大仙女、二仙女、三仙女、四仙女、五仙女、六仙女、七仙女。

  从汉代最早的文本记载,到明代三种戏曲及相关文献里,七仙女是天帝派下凡帮助董永的。宋元之后,该“天帝”被认为是玉帝。盖因玉帝是宋代神,宋代之前没有玉帝传说。七仙女的父母没有被提到,七仙是一组独立的女神。但在最早的七仙记载中,东汉有武梁祠石刻,七仙女是羽人的形象。而东汉同时有羽人环绕王母、王公的壁画。七仙女也许是西王母、东王公的从神。

  婚嫁

  董永孝感天女的神话之外,另有星宿崇拜形成了七姐妹的形象。

  七仙与多组星宿都有关联。例如,后期民间有称呼她们为“七姑星”的,可能跟昴七星有关。昴七星有一星暗六星亮,形成只有七妹嫁凡人、六位仙女仍是天上的姑娘的传说。

  七仙女是天帝派下凡的。她们应该是属于天空的神,或从星宿崇拜看,她们是天文神。

  身份

  晋《搜神记》称七仙女为“天之织女”。七仙跟织女星一样,是织布的仙女。

  在文化典故里,色彩主要跟裁衣染色有关。在后期民间传说,包括明代小说《西游记》,都认为七姐妹的形象正好能分配多种色彩。七仙在后期跟色彩有关。

  不同于汉代到明代的传说。晚清的七仙神话则有变质,此变质与元末历史人物张四姐有关。晚清新出现一种说法,认为玉帝有九个公主,九个公主里头七个与七仙女混淆。张七姐与董永之妻七妹混淆。见晚清的系列戏曲。这些公主分别叫“张大姐……张七姐……”

  之前的传说中,并没有说七仙女是玉帝的女儿,就连明朝《西游记》也只是说七仙女是独立的神仙。在晚清之前,七仙女和玉帝没有关系。 [3] 但是到了清朝,就把七仙女与玉帝女儿混淆,七仙女与九位张氏公主混淆,并且九个张氏公主都有嫁人。

  • 巨灵神

    巨灵神

    中文名:巨灵神职 业:天庭战将主要成就:凿开山川,开辟河道,战孙悟空兵 器:宣花板斧出场作品:《西游记》出场回目:第四回   巨灵神出自《西游记》,是托塔天王帐下的一员战将,使用的兵[阅读]

  • 混世魔王

    混世魔王

    中文名:混世魔王国 籍:傲来国民 族:妖族职 业:妖王主要成就:趁孙悟空不在时占据花果山水帘洞兵 器:大刀居住地:坎源山水脏洞结 局:被孙悟空剿灭(原作中)登场作品:《西游记》   《[阅读]

  • 小白龙

    小白龙

    中文名:白龙马其他名称:玉龙、小龙王、熬烈、小龙、龙马、白马、小白龙、饰 演:王伯昭、张志伟等登场作品:名著小说《西游记》性 别:男师 父:唐三藏师 兄: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