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利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14 09:25:5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黎利
外文名:Lê Lợi
国 籍:大越
出生地:清化省
出生日期:1385年
逝世日期:1433年
职 业:越南后黎朝开国皇帝
主要成就:发动蓝山起义,建立后黎朝
驱逐明朝军队,使越南独立
年 号:顺天(1428—1433)
尊 号:顺天承运睿文英武大王
庙 号:太祖
谥 号:大孝高皇帝
皇 陵:永陵
黎利(越南语:Lê L?i,1385年-1433年),越南后黎朝开国君主,后人称为黎太祖(Lê Thái T?)。
黎利生于越南清化地区,原为地方豪绅,1418年发动蓝山起义,自称平定王,号召各地反明独立,展开了十年抗明战争最终,明宣宗决定罢兵,越南重获独立。不久,黎利立国称帝,建立了后黎朝。
另外,黎利获明朝承认其对越南的统治,以保持中越的邦交关系。
黎利来自越南清化省梁江蓝山乡的一个豪族家庭。据史书所说,黎利的曾祖父黎诲游经这里时,认为必是佳处,于是定居,三年后发展成可观的产业,从此“世为一方君长”。到黎诲的儿子黎汀(黎利之祖父)继承家业时,已经是“有众至千余人”的巨贾了。
早年生活
1385年(陈朝昌符九年)八月初六,黎利出生于雷阳主山(父亲是黎汀的次子黎旷,母亲是雷阳主山人郑苍)。在他年轻时,陈朝政局正日走下坡,并发生了胡季犛篡陈及明朝派军攻越的事变。
在明朝占领安南之际,黎利对明朝的态度,中越两国的历史文献,说法略异,而分歧主要在于黎利有否出任过明朝的官职。
越南文献指黎利面对明朝各种计谋、诱惑下,仍然不为官爵所动:《大越史记全书》记载,明据越南后,对当地人采取了劳役及招降两种手段,而黎利则“不为官爵所诱、威势所怵,明人巧计百端,终不致也。”其后感到后陈朝的抗明活动无望,便“晦迹山林,潜心韬略,延揽智谋之士,招集流离之民”,以密谋反明。
中国文献却指黎利降明后任官另有所图:《明史》中载:“利初仕陈季扩为金吾将军,后归正,用为清化府俄乐县巡检,邑邑不得志。“这段文字提出黎利曾向明投降,并获授官衔,而暗中有所图谋的说法。
对于以上两种说法,现时仍未有定论,但黎利本人亦曾说过一句值得注意的话。他曾向大臣们忆述,当初明朝统治越南时,他曾“罄家所有以奉事之,冀其免祸,而彼害朕之心曾不少恕,义兵之举,朕实出于不得已焉耳。”
蓝山起义
黎利不满明朝的统治,便隐居山林,广交豪杰之士,召募流亡群众。1418年2月(明永乐十六年正月),黎利决定在蓝山乡起兵反明,自称“平定王”。当时,除黎利外,还有潘僚、郑公证、黎饿等起义军,但维持不久,便被明军所击破。
明军获悉黎利起义,便派马骐领兵征讨。黎利引诱敌军到洛水(清化锦水),用伏兵将之击退,这是黎利最初尝到的胜果。其后,黎利移军至灵山(据陈仲金考证,至灵山在清化境内),途中遭到明军追击,被俘获了不少军民及家属。黎利便率残兵驻扎至灵山。此后,从1419年(明永乐十七年)至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黎利以至灵山、蓝山乡等地为为主要据点,多次领兵与明军交战,各有胜负。期间,黎利得到重要开国功臣阮廌的归附。
军势壮大
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黎利听从黎只“乂安险要,地大人众,……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的建议,向该区步步进迫。1425年(明洪熙元年)行军期间,黎利得到越南百姓的支持,黎利亦顺势向百姓约法三章,宣布:“民苦于虐政久矣,凡所至州县,秋毫无犯,非伪官(明朝官府)之牛谷,虽甚饥困,不得滥取。”凭着严格的军纪,黎利军所到之处,都得到群众的响应,“相与并力围乂安城(今乂安河兴原县)”。虽然该城仍被明军所坚守,但辖下地区,已被黎利占领。
由于明军主力集中在乂安城,其他地点防务较弱,黎利便转移视线,攻克新平、顺化等地。当时,黎利军已占领了南部的国土(相当于现今越南中部),便向北出兵东都(今河内)。1426年10月及11月间(明宣德元年,十月),在重要战役崒洞之役中,黎利军重挫明军,迫使明朝的军事力量只限于几个被包围的城市。
击退明军
在黎利军势力日益壮大的同时,明征夷将军王通与黎利议和,黎利最初亦同意的。但王通暗中向明廷求援,黎利得悉后,便继续派军攻击明军的各个驻守城市。
明廷了解到战况不利,便派柳升为主将,率十万军队南下剿乱。1427年10月(明宣德二年九、十月间),柳升进入越南,开始攻击黎利军队。黎利得悉后,向部下们指示:“今柳升之来,途路辽远,人必疲劳,吾以逸待劳,蔑不胜矣”,下令军士们边战边退,将敌军徐徐地引入腹地,并在适当地方设伏。柳升到这时仍大意轻敌,只亲自带领100骑兵追赶黎利军队。到达支棱(位于谅山省)的泥泞地时,明军由于移动困难,黎利的伏军乘机施袭,于是在马鞍山(当地山名,又名倒马坡)击杀柳升。明军由于主将阵亡,全军败退,黎利再派军大举追击,于是获得大胜。此次决定性的战役,迫使明军不得不议和。
战事大致平息后,1427年(明宣德二年)十一月,黎利派出使节入明,要求册封陈皓(黎利所立的傀儡君主)为王。明朝随即封陈皓为“安南国王”,征夷将军王通领兵撤退,整场抗明战事至此告终。
开国称帝
战事完结后,由阮廌起草《平吴大诰》,宣示黎氏复国成功成为大越国家的新统治者。该诰文称,以往“因胡之烦苛,致使人心之怨叛,狂明伺隙,因以毒我民,恶党怀奸,竟以卖我国”的国家乱亡时代已经过去,大越国进入“一戎大定,迄成无竞之功,四海永清”的新纪元。该文发表的时间,《大越史记全书》将之记在1428年1月3日(明宣德二年十二月十七日),黎利军与明军达成和议之后。
黎利即位前,先要除掉陈皓。陈皓是在1426年(明宣德元年)被黎利拥立的傀儡君主。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说,陈皓原叫胡翁,是“丐者之子”,“假称陈氏之后”。黎利拥立陈皓的原因,是由于黎利在起义时鉴于“人心思陈,故立之以从人望”,并且“欲籍辞以应明人”。黎利驱逐明军后,便先杀陈皓,然后登基称帝。关于陈皓的死因,一说是他深知国人不服,遁逃时被朝廷所获,便饮毒药而死;一说是他“潜驾海船而卒”;一说是潜逃时被黎利令人追杀;一说是黎利曾说“我以百战得天下,而皓居大位”,陈皓在惊惶下潜逃,最终被黎利追杀。
1428年(明宣德三年,黎顺天元年)四月十五日,黎利即位,改年号顺天,建国号大越,都东京(今河内)。
去世
黎利生性猜忌,即位后就杀戮功臣,功臣陈元扞、范文巧等都因谗言中伤而获诛。
1433年(黎顺天六年)八月二十二日,黎利“崩于正寝”,年49岁。次子黎元龙继位,是为黎太宗。十一月二十二日,黎利归葬蓝山永陵,庙号太祖,上尊号曰统天启运圣德神功睿文英武宽明勇智弘义至明大孝高皇帝。
阮福时
本 名:阮福时别 称:阮福洪任、嗣德帝所处时代:越南阮朝民族族群:越人出生地:越南出生时间:1829年9月22日去世时间:1883年7月19日主要成就:强化了对天主教的镇压政策,拒绝与法国拿破仑[阅读]
莫登庸
中文名:莫登庸外文名:Mạc Thái Tổ别 名:安兴王(即位前)安南都统使(明朝封)国 籍:越南民 族:京族出生日期:1483年逝世日期:1541年职 业:君主谥 号:仁明高黄帝庙 号:莫太祖 莫[阅读]
阮福映
中文名:阮福映外文名:Nguyễn Phúc Ánh别 名:阮福暎,阮福暖,阮福种国 籍:越南出生地:富春(今顺化)出生日期:1762年2月8日逝世日期:1820年2月3日职 业:君主主要成就:灭亡西山朝,建立阮[阅读]
阮福景
本 名:阮福景别 称:Nguyễn Phúc Cảnh,亦称阮景、皇子景所处时代:越南阮朝民族族群:越族(京族)出生地:大南嘉定出生时间:1780年4月6日去世时间:1801年3月20日 阮福景(越南语[阅读]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