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江忠源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08 14:29:5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江忠源

字 号:字岷樵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湖南新宁

出生时间:1812年

去世时间:1854年1月14日

主要作品:《江忠烈公遗集》

主要成就:创建楚勇,征讨太平军

官 职:安徽巡抚

谥 号:忠烈

  江忠源(1812年-1854年),字岷樵,湖南新宁(今属邵阳)人,晚清名将。

  江忠源举人出身,后兴办团练,镇压雷再浩起义,升任浙江秀水县知县。太平天国起义后,江忠源组建楚勇,到广西参战,并在蓑衣渡之战中击毙冯云山。此后,江忠源转战湖南、湖北、江西,累升至安徽巡抚。

  咸丰三年(1853年),江忠源到达庐州,陷入太平军的包围。同年十二月(1854年1月),庐州城破,江忠源投水自杀,年仅四十二岁,追赠总督,谥忠烈。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江忠源生性刚直豪爽,重视经世之学,于1837年(道光十七年)考中举人,后入京参加会试,可惜没有中榜。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江忠源通过大挑(选官制度)被任命为教职官员,返回家乡,并以兵法训练乡里子弟。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瑶人雷再浩在新宁黄背峒聚众作乱。江忠源组织团练镇压,击破叛军巢穴,擒杀雷再浩,被擢升为知县,赴浙江候补出缺。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江忠源担任秀水县知县,因政绩卓著,受到浙江巡抚吴文镕的赏识,后补任丽水县知县。

  1850年(道光三十年),咸丰帝即位,诏令部院九卿举荐贤才。江忠源在礼部左侍郎曾国藩的推荐下,入京朝见皇帝,但不久便因父亲去世,辞职守孝。

  奔赴广西

  1851年(咸丰元年),大学士赛尚阿赴广西镇压太平军。江忠源也被征调到军中,深受副都统乌兰泰的器重。后来,江忠源回乡召集乡兵五百人,组建楚勇,并由弟弟江忠濬统领,奔赴广西。

  当时,太平军屡破清军,兵锋极盛,见楚勇刚刚成军而且人较少,便出兵攻打。江忠源起初坚守不出,后趁太平军逼近,突然出击,斩首数百,后累功至同知直隶州,获赐花翎。

  后来,太平军攻陷永安(今广西蒙山),不久被清军围困。当时,提督向荣主张围城必阙的战法,而乌兰泰则认为应用锁围之法,二人争执不下。江忠源调解不成,知道此战清军必败,便称病回乡。

  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军突围北上,进犯桂林。江忠源闻讯后,再次招募一千士卒,与刘长佑昼夜兼程,赶赴广西。这时,乌兰泰战死,江忠源得以独领一军。他并扼守鸬鹚洲,三败太平军,解桂林之围,被擢升为知府。

  四月,江忠源追击太平军至全州。当时,太平军占据全州,打算沿着湘江水陆并进,北攻长沙。江忠源在蓑衣渡设下伏兵,又砍伐树木,堵塞河道,并与太平军鏖战两昼夜。南王冯云山中炮而死,太平军溃逃,辎重尽被缴获。

  协守长沙

  当时,江忠源请求扼守湘江东岸,但未被采纳。太平军得以从东岸进入湖南,并攻陷道州(今湖南道县)。江忠源担心太平军裹挟百姓,认为“分防不如合剿,远堵不如近攻”,于是与各路清军合攻道州,并联络城中内应,约期攻城。

  这时,太平军撤离道州,转而攻陷桂阳、郴州,进犯长沙,势力再次壮大。江忠源与总兵和春前往援救时,太平军已经占领城南,昼夜攻打长沙。江忠源见太平军占据地势较高的天心阁,惊道:“贼军占据此处,长沙危险了。”于是率死士夺回天心阁。

  后来,江忠源见弟弟江忠济由郴州赶到长沙,便约定夹击太平军,被伏兵击伤小腿。湖南巡抚张亮基将江忠源迎入城中,询问守城方略。江忠源道:“官军四面集结,只有河西一路空虚。应派重兵扼守回塘,防御贼军逃窜。”张亮基深以为然。但此时长沙城内巡抚、提督、总兵有十几人,互不统属,张亮基难以调度。

  十一月,太平军由回龙塘突围,攻陷岳州(今湖南岳阳),并于十二月夺取武昌。江忠源痛恨自己的主张没被采纳,不欲东去,被张亮基留在湖南。此后,江忠源剿平巴陵土匪,又调赴浏阳,镇压徵义堂会匪周国虞,擢升为道员。

  坚守南昌

  1853年(咸丰三年),清廷命张亮基署理湖广总督,又任命江忠源为湖北按察使。江忠源深受张亮基的倚重,先后剿平通城、崇阳、嘉、蒲圻的叛军,生擒叛军首领刘立简、陈百斗、开宇等人。咸丰帝认为江忠源忠勇可恃,便让他到向荣的江南大营帮办军务。

  六月,江忠源行至九江,闻听南昌被围,便上疏朝廷,请求先援江西,并率一千三百人奔赴南昌。江西巡抚张芾将王命旗牌授予江忠源,让他指挥所有战事。江忠源烧毁城外民宅,斩杀逃兵,又亲自驻守章江门,日夜督战。

  后来,太平军挖地道攻城,使得城池崩塌数十丈。江忠源斩杀登城叛军,命人用土囊将缺口堵死,后多次派死士焚毁太平军的营寨。不久,湖南援军赶到,江忠源分兵扼守樟树镇,又派罗泽南剿平泰和、万安、安福等县土匪。

  当时,江忠源坚守南昌九十余日,多次击破太平军营垒、击沉敌军船只。八月,太平军撤军而去。咸丰帝为了表彰江忠源的功劳,特赐他二品顶戴。

  赶赴庐州

  后来,太平军退守九江,分兵扰乱湖北兴国,进犯田家镇(今属湖北武穴)。江忠源率二千兵马赴援,并率亲兵数十人先行赶到田家镇。次日,太平军猛攻田家镇,道员徐丰玉等人战死。江忠源上表自劾,被降四级留任,后升任安徽巡抚。

  不久,太平军攻陷黄州、汉阳,围困武昌。江忠源沿长江进击,大败太平军,解武昌之围。后来,江忠源的部队被留在湖北,自己只率二千兵马赶赴庐州(今安徽合肥)。当时,江忠源冒雨行军,将士尽皆疲惫,自己也染病不起。行至六安时,太平军已攻陷桐城、舒城。

  庐州知府胡元炜遣使告急,并谎称城中兵力、军饷充足。江忠源便不顾六安军民挽留,留下一千兵马守卫六安,带病前往庐州。十一月,江忠源抵达庐州,方知城内总共不过三千人马,而且粮草、军火短缺,但已被太平军重重围困。

  江忠源虽知自己被胡元炜所骗,而且庐州难以保全,但仍不肯弃城退守。他认为胡元炜不能布置防务,又谎言贻误战机,多次斥责,并亲自驻守水西门,击退太平军的进攻。朝廷为了嘉奖江忠源,赐他霍隆武巴图鲁勇号。

  城破自尽

  当时,陕甘总督舒兴阿畏惧太平军兵威,不敢前进。江忠源之弟江忠濬与刘长佑也被阻拦在庐州城外五里处,难以救援。十二月,胡元炜私通太平军。太平军获知城中虚实,更加猛烈的攻城。

  不久,太平军炸毁水西门,攻入庐州城中。江忠源拔刀欲自刎,被左右亲兵阻止,都司马良勋背着他逃走。江忠源猛咬马良勋的耳朵,奋力挣脱,继续与太平军交战。到达水闸桥时,江忠源已身中七处创伤,只得投入古塘,跳水自杀,时年四十二岁。

  当时,布政使刘裕珍、池州知府陈源兖、同知邹汉勋、胡子雝等人一同战死,胡元炜投降。八日后,江忠源的尸体被部卒周昌迹背出,仍是面色如生。清廷得知后,追赠江忠源为总督、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赐谥忠烈,并将他的灵位安放在昭忠祠中。

  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灭亡。清廷念及江忠源的功劳,又追赠他为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并在湖南、江西为他建造专祠。

  • 何绍基

    何绍基

    本 名:何绍基字 号:字子贞 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出生时间:1799年去世时间:1873年主要作品:《惜道味斋经说》[阅读]

  • 翁心存

    翁心存

    中文名:翁心存别 名:字二铭,号邃庵国 籍:中国清朝民 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常熟出生日期:1791年逝世日期:1862年职 业:清朝大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主要成就: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代表作[阅读]

  • 李慈铭

    李慈铭

    本 名:李慈铭别 称:越缦老人字 号:字爱伯 号莼客所处时代:清末出生地:会稽(今浙江绍兴)出生时间:1830年去世时间:1894年主要作品:《越缦堂日记》主要成就:旧文学的殿军  [阅读]

  • 孙诒让

    孙诒让

    本 名:孙诒让别 称:效洙字 号:字仲颂 号籀庼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温州瑞安出生时间:1848年9月16日去世时间:1908年6月20日主要作品:《周礼正义》、《墨子[阅读]

  • 载泽

    载泽

    本 名:爱新觉罗·载泽别 称:载蕉字 号:字荫坪所处时代:清末民初民族族群: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时间:1868年3月17日去世时间:1929年6月主要作品:《考察政治日记》主要成就:外出考察外国[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成吉思汗手下蒙古四杰是谁?
成吉思汗手下蒙古四杰是谁?
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名将云集,除了术赤四兄弟之外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四杰四勇八位了,四杰也叫四骏,就是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