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颖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28 09:30:1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杜元颖
所处时代: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三兆村)
主要作品:《赋得玉水记方流》
主要成就:剑南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等
杜元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三兆村)人,杜如晦五世孙,贞元十六年(800年)考中进士科,又考中宏词科。多次征召到方镇幕府任职,逐渐以右补阙升任翰林学士,擅长文辞,唐宪宗李纯特别赞赏他。吴元济平定后,由于书论诏令繁多,迁任司勋员外郎,知制诰。唐穆宗李恒认为杜元颖熟知朝廷典章,对他特别宠幸,拜授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任学士承旨,长庆元年(821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建安县男。自皇帝继位,不到一年做到宰相,士大夫都感到惊异。长庆三年(823年),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皇帝为他到安福门亲自饯行。
唐敬宗李湛骄傲怪僻为君无道,杜元颖常常要迎合皇帝的心意来巩固宠幸的地位,就细细索求奇珍异物献给皇帝,派出寻宝的人在路上接连不断,各种工匠不停制造,苛捐杂税繁多,以至于削减军饷用来资物聚敛。另外军饷供给不及时,戍守边关的士兵饥寒交迫,就依赖像蛮人征收财物来供应所需。因此人人叫苦,他们反而成为蛮人向内地侦查的助手,边境防守松懈。大和三年(829年),南诏乘虚袭击戎、巂等州,各个屯营一听说贼人来了就逃散,守边的士兵做向导,于是攻入成都。已经逼近城下,杜元颖还不知道,就率领左右人马据牙城防守。贼人大肆掠夺,焚烧外城,毁坏它,停留几天后终走,蜀中的奇珍异宝、能工巧匠、美貌女子全都被抢走了。开始,杜元颖无计可施,准备脱身逃跑,恰巧援兵来到便停止。
唐文宗李昂派使者前去安抚南诏,南诏上书说:“蜀人请求我诛杀暴虐的统帅,没有达到目的,请求陛下诛杀他,以此向蜀人谢罪。”因此贬杜元颖为邵州刺史。议政的人不满意,又贬斥为循州司马。属吏僚佐崔璜、纥干巘、卢并都削夺官职,一一贬逐。开成三年(838年)杜元颖死在贬所,终年六十四岁。快死时上表请求追赠官位,乞求返回故土埋葬。下诏追赠湖州刺史。
杜元颖和李德裕关系好,会昌初年,李德裕任宰相,于是下诏恢复他的官爵。弟弟杜元绛,官位终于太子宾客。
王播
本 名:王播字 号:字明敭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唐人)出生地:扬州主要成就:漕运改革官 职:左仆射、同平章事、盐铁转运使爵 位:太原郡公追 赠:太尉谥 号:敬祖 籍:太原 王播原[阅读]
崔祐甫
本 名:崔祐甫别 称:崔太傅字 号:字贻孙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京兆长安主要作品:《崔祐甫集》主要成就:除吏八百,辅佐德宗官 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爵 位:常山县开国子追 [阅读]
韦执谊
本 名:韦执谊别 称:韦崖州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京兆主要成就:推行永贞革新最高官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韦执谊自幼聪慧,颇有才气,后考中进士,授为右拾遗,二十余岁便[阅读]
杜黄裳
本 名:杜黄裳字 号:字遵素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京兆万年主要成就:力主削藩官 职:检校司空、同平章事爵 位:邠国公谥 号:宣追 赠:司徒 杜黄裳年轻时考中进士,又中制举[阅读]
李吉甫
本 名:李吉甫别 称:安邑李丞相 字 号:字弘宪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赵郡赞皇主要作品:《元和郡县图志》主要成就:辅佐唐宪宗开创元和中兴官 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爵 位:[阅读]
李藩
本 名:李藩字 号:字叔翰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赵郡官 职: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追 赠:户部尚书谥 号:贞简 李藩(754年—811年),字叔翰,赵郡人。唐朝宰相,湖南观察使李承[阅读]
-
- 历代有识之士的劝戒
- 公元一七二九年,清雍正皇帝曾发布一道上谕历数赌博的危害:“荒弃本业,荡费家资,品行日即于卑污,心术日趋于贪诈。父习之则无以训其子,主
-
- 曹冲之死
- 孔融行刑那一天,曹操并没有在许下。早几天,从邺下来的一个快马骑从带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曹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命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