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人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1-03-10 16:05:4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黄人(1866—1913),原名振元,字摩西,又字慕韩、慕庵,别署江左儒侠,江苏常熟浒浦人。光绪七年(1881)庠生。曾为常熟县衙书吏。幼年从师秦鸿文,于书无所不读,自诗词小说及法律、医药、佛经道藏,莫不深究。凡经史、诗文、方技、音律、遁甲之属能晓其大义。中年后到苏州,与金松岑、吴梅、萧蜕等人交往。二十六年,东吴大学堂聘为首任国文教习,力倡文学自由之说。是年,与庞树柏等组织“三千剑气文社”,鼓吹反清思想。翌年,章太炎来校讲学,常过从。喜谈晚明史乘,因慕明末志士黄淳耀(陶庵)、黄宗羲(梨洲)、黄道周(石斋)、黄周星(九烟)的为人,名其斋曰“揖陶梦梨拜石耕烟之室”(石陶梨烟室),更名黄人。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东吴大学堂教材,共30册巨帙,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史著作,根据真﹑美﹑善原则提出了若干新见。如认为文学是美的一部分,但离开了真与善,就会流于偏颇与亵读;文学具有审美与求诚明善的作用;文学史应当研究文学的源流和文学种类的正变沿革,可以启发人们的爱国感情等。主张白话文学,改革文字,提高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社会功能。三十二年,编《雁来红丛报》文艺杂志。次年,与曾孟朴、徐念慈等在上海创立小说林书社,兼《小说林》月刊。撰《小说小话》,认为描写人物最忌搀入作者的论断,应当如镜中取影,其美丑让读者自行判断;又认为小说作者应当博览群书,广通世务。它是近代中国较早的具有小说史性质的著作,其中关于古代小说的书目评介部分,曾被鲁迅全部录入《小说旧闻钞》。宣统元年(1909),南社在苏州成立,黄人即偕“三千剑气文社”社员参加。三年,与王均卿创国学扶轮社于上海,刊行为清廷所禁之诗文集,颇多海内珍秘之本。又编纂《普通百科新大辞典》,与沈粹芬合辑《国朝文汇》(《清文汇》)200卷,“存录一千余家,为文一万余首,不名一家,不拘一格”,采入为清廷禁止的若干作品。曾翻译《哑旅行》、《大0》、《银山女王》、《大狱记》等书。武昌起义爆发,欲有所建树,因病未能成行。袁世凯窃国后愤懑成疾,卒于苏州,归葬浒浦。金松岑曾作《苏州五奇人传》,黄人为其一。喜诗词,最长于诗,尤擅歌行,汪洋恣肆,奇情壮采。遗作今人辑有《黄人集》。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