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李曾伯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1-03-10 16:05:3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李曾伯(1198年-1268年 [1]  ),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 [2] 

李曾伯早年通判濠州,历任军器监主簿、淮西总领、太府少卿等职。淳祐二年(1242年),出任淮东制置使、知扬州。淳祐四年(1244年),兼淮西制置使。后遭弹劾而落职奉祠。淳祐九年(1249年),出为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次年,转为京湖制置使,加图阁学士。其后加授四川宣抚使,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节制广南等。 [3]  蒙古大将兀良合台进攻静江时,李曾伯挫其前锋,对峙两旬后,蒙军退入湖南。因得罪权相贾似道而被撤职。景定五年(1264年),起复为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次年再遭论劾,被褫职。

咸淳四年(1268年),李曾伯去世。德祐元年(1275年),追复原职。李曾伯有“知兵”之名,所到之处皆有治绩,为南宋名臣。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7dd98d1001e939015562b04e7bec54e736d19659.jp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曾伯生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原籍覃怀(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早年通判濠州,改任军器监主簿,添差通判鄂州兼沿江制置副使司主管机宜文字。再调为度支郎官,改授左司郎官、淮西总领,不久后再次调为右司郎官,太府少卿兼左司郎官,又兼敕令所删修官等职。 

制置淮扬

淳祐二年(1242年),李曾伯改任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 

淳祐四年(1244年),兼任淮西制置使,并获便宜处置军事之权。 李曾伯向朝廷奏陈三事:

  1. 答天心:答覆上天旨意;

  2. 重地势:注意利用地形;

  3. 协人谋:协和人的谋划。

他随后又进言:“边境的粮饷重在广积,将领的人选贵在平时的储备,赏赐不能不分明,士兵不能不抚恤。”他又逐条上奏:“淮河上水军驻扎的地方应当警戒,湖面险要的地方应当整治。”朝廷加授李曾伯为华文阁待制,又加宝章阁直学士,升为权任兵部尚书。  

淳祐六年(1246年)正月初一,天生异象(出现日食)。李曾伯响应朝廷诏书,历数前朝因发生天象而加强边备、访求将帅,请求让自己早卸重任,辞官归乡。他还请朝廷修缮泗州西城。朝廷加李曾伯为焕章阁学士,但因谏官争相劾奏,李曾伯被落职予祠官。

历官三边

淳祐九年(1249年),李曾伯以旧职出为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他疏奏五件关于边防的事宜。  

淳祐十年(1250年),加官徽猷阁学士,转任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兼湖广总领、京湖屯田使等职,再进官龙图阁学士。李曾伯上疏说:“襄阳刚刚收复不久,城池虽经修缮,但耕田还未开垦;房屋虽经初建,但街道还未修通。请求免除襄阳三年的租赋。”朝廷下诏同意。 

宝祐元年(1253年),加端明殿学士兼夔路策应大使。 

宝祐二年(1254年),进官资政殿学士、制置四川边面,特赐与执政官相同的待遇。旋即加授四川宣抚使,特赐同进士出身。朝廷召他入朝觐见,加授资政殿大学士,改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李曾伯力辞任命,以资政殿大学士之职提举洞霄宫。  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任广南制置使、知静江府。

宝祐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259年1月21日),李曾伯受命全面维修静江府城。

守备静江

开庆元年(1259年)九月二十二日(10月10日),蒙古大将兀良合台率步骑一万三千人挺进静江城下,李曾伯所部六万挫其前锋。两军相持两旬,蒙军退入湖南。  同年,在任上进位观文殿学士。在贾似道授意下,又遭谏议大夫沈炎等人弹劾,于景定元年(1260年)五月初五日被撤职。 

景定五年(1264年),朝廷起复李曾伯为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  

褫职与去世

咸淳元年(1265年),再遭殿中侍御史陈宗礼论劾,被褫职。 

咸淳四年(1268年),李曾伯去世。 

咸淳五年(1269年),李曾伯之子李杓将他的作品刊行于世。

德祐元年(1275年),宋恭帝追复李曾伯原有官职。

主要影响

李曾伯集中有、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

李曾伯的词现存二百余首,其中长调占绝大多数。李曾伯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  ,概括了可斋(李曾伯号)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其作品中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

历史评价

牟子才:首蜀尾吴,几二万里。今两淮惟贾似道、荆蜀惟李曾伯二人而已,可为寒心。   (《宋史》引

尤焴:可斋李公早以功业自许,而诗文操笔立就,精妙帖妥,夐出时流。余曩与朝夕,每叹其得于天者厚,一别将二纪,而公功业赫奕于时。……功业、文章难两全久矣,而公之志欲兼之。顾今边事孔棘,公以一身横当荆蜀之冲,屹然如长城万里。上之倚公,不啻韩、范,岂当复与书生文士校短长于绳尺间哉? (可斋杂稿·序》

脱脱:李曾伯之治边,短于才者也。 (宋史

纪昀:而曾伯则能以事功显。由著作郎两分漕节,七开大阃。通知兵事,所至皆有实绩。后官至观文殿学士,为南渡以后名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 [1] ),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 [2] 李曾伯早年通判濠州,历任军器监主簿[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