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朱长龄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21 09:18:1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朱长龄

别 名:惊天一笔

国 籍:中国

民 族:白族

职 业:红梅山庄庄主

人物:出处《倚天屠记》

兵 器:判官笔

武 功:家传判官笔法、一阳指

性 别:男

死 因:卡在山洞之中进退不得

  他与武烈一样,为人卑鄙无耻,擅用诡计,真是丢尽了南帝一灯的脸。相貌堂堂、显贵忠良之后的朱长龄,为了贪图夺取屠龙刀,弄得人格尽丧,无端损失家财百万,到头来连死也死得分外尴尬可笑。金庸讽刺世人贪心,朱长龄真是代表作。为了骗张无忌说出谢逊及屠龙刀的下落,朱长龄可谓费尽心思、落足本钱,包括利用女儿进行美人计、把自己的华厦庄院烧成白地,又叫武烈扮成谢逊毒打自己,进行苦肉计。好容易骗得心地善良单纯的张无忌吐露真相,岂料功亏一篑,终于被无忌识破计谋。阴谋被揭穿之后的朱长龄,便懒得再假装君子,索性露出凶狠的本来面目了,张无忌被他追逼得紧了,竟跳下万丈悬崖自尽,朱长龄情急之下伸手去抓他,也一起摔了下去。但幸勿误会,他不是救人心切,而是舍不得眼睁睁失去得宝途径。金庸这样描述:“以他数十年的武功修为,若是立时放手反跃,自可保住性命。可是他知道只须五指一松,那‘武林至尊’的屠龙宝刀便永远再无到手的机缘……”但要贪心的人放手,又哪里可以?朱长龄陪着张无忌摔下悬崖,幸好凭他机智及武功,结果没有摔死,落在一块半天临空、不能上不能下的大平台上。朱长龄见无端身陷绝境,怒极了张无忌,无忌惊慌起来,逃入石壁上的山洞,朱长龄拼命钻入洞中追赶,竟自挤在窄洞之中,进退不得,几乎从此就嵌在这洞口之中,不能动弹。最后虽然脱困,但已挤断了肋骨。此节颇有寓言味道。贪心的人由于舍不得放下所贪之物,目标越是难到手便越是拼命追,弄到上不得、下不得、进不得、退不得,自是常事。而贪心的人让贪念冲昏了头脑,最不能汲取教训。隔着一个山洞,张无忌在四季如春的山谷练成九阳神功,朱长龄则在光秃秃冰天雪地的平台上呆了五年!张无忌神功练成后爬出山洞来看他,将山谷中有九阳神功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朱长龄见五年多的时间张无忌已出落得比自己还要高大,仍可以从洞中爬出,相信自己再试一次一定也能通过山洞。于是设计把张无忌摔下了山崖,自己又往狭小的山洞中钻了进去。这次他更拼命,于是终于无法脱身,永远的嵌在了狭窄的山洞里,进退不得。从朱长龄的故事可见金庸相信贪心、做坏事是很愚蠢的。(除父母和义父之外,朱长龄是书中少年时期陪伴张无忌最久的人)


  • 韦一笑

    韦一笑

    中文名:韦一笑 别 名:青翼蝠王国 籍:元朝 民 族:汉 职 业:明教四大法王之一 信 仰:明教 习 性:吸血 武 功:寒冰绵掌、无敌轻功 出 处:《倚天屠龙记》   韦一笑,金庸武侠小说《倚天[阅读]

  • 金庸

    金庸

    金庸,大紫荆勋贤(英语:Louis Cha Leung-yung1924年3月10日-),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祖籍安徽婺源县浙源乡。武侠小说泰斗,1948年移居香港。自1950年代起,以笔名“金庸”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阅读]

  • 段誉

    段誉

      中文名:段誉   别名:段正严、段和誉   国籍:大理   民族:汉族   出生地:云南·大理   信仰:佛教   职业:大理世子、大理皇帝   武功绝技[阅读]

  • 萧峰

    萧峰

      中文名:萧峰   外文名:XiaoFeng   别名:乔峰   国籍:辽国   民族:契丹   出生日期:1060年   逝世日期:1093年   职业:丐帮帮主、大辽南院[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列宁曾称赞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然而其领导的“熙宁变法”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其中的是非功过也只能留与世人评说。王安石(
陆游也练气功?陆游坚持练气功在重重逆境中能活到85岁
陆游也练气功?陆游坚持练气功在重重逆境中能活到85岁
陆游,是南宋时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颠簸坎坷,在重重逆境中能活到85岁高龄,甚至在其晚年时,还能耳聪目明。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做到
“人屠”之称的白起到底杀了多少人? 白起将军个人简介
“人屠”之称的白起到底杀了多少人? 白起将军个人简介
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约165万!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忌,于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杀。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