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公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14 10:55:4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名:姬掘突
别称:郑武公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去世时间:公元前744年
主要成就:使郑国立足中原
身份:郑国第二任国君
前任:郑桓公
继任:郑庄公
在位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44年
谥号:武

郑武公(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744年),姬姓,郑氏,名掘突,周厉王姬胡之孙,郑桓公姬友之子,周宣王姬静之侄。春秋时期郑国第二任国君,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44年在位 。
周幽王被杀后,与秦、晋、卫三国联军击退犬戎,受封卿士。不久护送周平王迁都雒邑,受赏大片土地。后以离间计灭亡郐国,趁周天子巡视虢国防务时灭亡虢国,嫁女并杀死主张进攻胡国的大臣关其思,袭灭麻痹的胡国,使郑国逐渐强盛,为郑庄公小霸奠定基础。
就在郑武公雄心勃勃地推行"武公之略"时,周平王对郑武公如此开疆辟土、极力扩张产生猜疑,并欲收回虎牢以东的赐地。于是,郑武公不得不在周平王六年迁都于郐(今河南新密),建起新都。至此,郑武公继承父志取虢、郐十邑之地,"前华后河,左洛右济,主芣、騩而食溱、洧"的雄图大略基本实现。
郑武公十年公元前761年 ,郑武公娶申国国君之女武姜为夫人。武姜分别于郑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郑武公十七年(公元前754年)为郑庄公生下儿子寤生和共叔段。 由于寤生是难产而生,共叔段是顺产而生,所以武姜不喜欢寤生,而喜欢共叔段 ,由此埋下郑国内乱的祸因。
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重,武姜想立共叔段为太子,于是屡次向郑武公请求,但郑武公不肯答应。 同年,郑武公去世,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
郑武公死后,安葬在今河南荥阳北部敖山的飞凤顶。飞凤顶,因武公陵墓于此,又称为武公岭,敖山也随之称为广武山。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
-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