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兴起与汉化运动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06 14:49:34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北魏于十六国时期由拓跋鲜卑所建,前身为代国。前秦于淝水之战崩溃后,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举兵复国,都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北魏在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及太武帝的经营下逐步壮大。拓跋珪与后燕交恶而发生多次战争,最后在张衮帮助下于参合陂之战击溃燕军。拓跋珪不久率军攻破后燕首都,迁都至平城,并在次年称帝,即道武帝。道武帝性情残忍,后为其子拓跋绍所杀。同年道武帝长子拓跋嗣平乱继位,即明元帝。他攻下南朝宋的河南地,但不久去世。其子拓跋焘继位,即太武帝。他励精图治,国力大盛,并屡次攻掠南朝宋。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胁后展开统一华北战争。在439年攻灭北凉后结束“五胡十六国时期”,与南朝宋对峙。北方至此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然而,还有后仇池,至443年方亡于北魏。
推行汉化运动的北魏孝文帝。
北魏初期国家组织与经济的建立皆仰赖崔宏与崔浩父子。虽然军力鼎盛,但北有强敌柔然,以致不能全力南征。太武帝统一华北后又灭西域五大强国之一的鄯善,控制了西域。在450年又南征刘宋,直逼瓜步,并扬言渡江。之后掠夺五万户北返,至此北朝军力压倒南朝,但军力大损。信仰佛教的卢水胡人盖吴率各族百姓起事,太武帝平定此事后打击佛教,成为三武灭佛之一。太武帝于后期刑罚残酷,最后被宦官宗爱所杀,宗爱之乱至文成帝时方平定。
献文帝执政时,被其母冯太后毒杀。冯太后改立献文帝之子拓跋宏(即孝文帝),并把持朝政。冯太后猜忌多智且滥刑,但使国政平稳。孝文帝倾慕汉文化,认为鲜卑人应该要深入汉化。他为人英明好学,在亲政后扩建首都平城为汉城。基于洛阳较平城繁华,地理位置控制全国易发兵于江南,可摆脱保守派势力,于493年假借南征南朝齐名义,率众南迁洛阳[23]。孝文帝在迁都后的三年间推动汉化运动,全用汉官官制、禁胡服胡语、推广教育、改姓氏(包括改拓拔氏为元氏)并同汉人世族通婚、禁止归葬及度量衡采汉制。汉化运动为南迁的鲜卑人提升文化素质,为北魏的政治与经济带来发展,但使得暮气重重的鲜卑贵族由尚武精神趋向奢侈及文弱[24]。而后孝文帝在多次南征南朝齐后皆无功而返。至于留在北方六镇的鲜卑贵族由于不愿南迁,逐渐不受洛阳朝廷重视而失势,这使得北魏内部分裂成鲜卑化与汉化两大集团,成为日后六镇之乱的原因之一。494年太子元恂意图北返平城,孝文帝得知后废太子并赐死。保守派穆泰、陆叡于平城拥王兵变,被镇压后孝文帝还亲自北巡安抚。当孝文帝死后,北魏开始走入下坡。杨大眼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军功显赫,守卫南疆对抗南朝齐、梁。
-
- 胡太后荒淫史:把妹夫和太监带上床玩弄
- 这位太后姓胡,是孝文帝的儿媳妇,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妃子。与冯太后将“子贵母死”的制度玩弄于股掌之中不同的是,她是向这条严酷制度
-
- 周文王姬昌对历史有什么贡献?姬昌的历史贡献
- 《唐语林·卷二·文学》载:“姬昌好德,吕望潜华。城阙虽近,风云尚赊。渔舟倚石,钓浦横沙。路幽山僻,溪深岸斜。豹韬攘恶,龙钤辟邪。虽逢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 魏齐这个人是战国时候魏国的国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鞭笞范雎,让范雎仇恨自己,最终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