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密闻

朱元璋的"酷刑治贪"之道,为何压制不了明朝的贪腐

本文作者:四库百科(www.04bk.com) 时间 : 2020-06-18 08:36:44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还不知道:朱元璋治贪的读者,下面汉文化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朱元璋当皇帝以前是一个普通百姓,深知被官员压榨的滋味。他了解百姓被贪官污吏克扣的苦楚,所以在他当了皇帝以后,尤其注重对贪官的惩处和控制,他制定了严苛的刑罚来惩治贪官,企图通过重罚来治贪,可是效果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显。

  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官员可以清廉正直,可以从道德层面上,为君为民工作。所以,他给官员发的俸禄极低。这就导致了官员当官了却连饭都吃不饱。当官的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有精力去为皇帝出力,为百姓做主。所以,物极必反。朱元璋的刑罚虽重,可官员们也要活着,这就出现了一种矛盾的状态,官员想清廉却难以生存,最后贪官问题就越来越严重。

  而且,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交往,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出现利益关系。一旦有了利益的纠葛,人就会生出私心。今日这个官员免费得到了一两银子,明天他就想不出力再免费得到一百两,日积月累,最后私欲战胜了理智,这个人就变成了贪官。

  想要根本的克制贪污,需要有一个良性健康的体质。而非单纯的靠重罚惩治贪污腐败。朱元璋反贪失败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不懂得利益平衡。想要官员不贪污,好好为朝廷出力,就必须要手下官员吃饱饭。朱元璋既想让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最后肯定越反贪,贪污越多。

汉文化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野史秘闻 声明:朱元璋的"酷刑治贪"之道,为何压制不了明朝的贪腐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斗丞相
甘罗斗丞相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