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畔的“本地人”羌族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8 22:54:4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在波涛汹涌的岷江上,两岸陡峭的山峰间,架有一座竹索桥,使天险变通道。这座桥没有铁钉,没有桥墩,只是用多条竹索并排悬跨两岸,竹索上面铺着木板,行人来往自如。这精妙的竹索桥的建造者,就是聪明勇敢的羌族人民。
羌族
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意思是“本地人”。“本地”是指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茂汶羌族自治县和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羌”原是古代汉人对居住在祖国西部的游牧民族的泛称,现在的羌族只是古代羌人后裔中的一部分。
羌族分布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那里峰峦重叠,河川纵横,水力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广阔,河谷台地土壤肥沃。农作物以玉米为主,“雪山大豆”是著名的特产。那里还以大熊猫、金丝猴的主要产地而闻名于世,牧羊业也比较发达,还盛产名贵药材。传统的民间工艺以挑花、刺绣、编织最出色。羌族人民还很善于凿石、筑堰和打井。
羌族男女一般都穿麻布长衫,外套羊皮背心,包头巾,缠绑腿。妇女喜欢戴各种首饰。房屋是用不规则的石块砌成的平顶碉房,一般分为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碉房平顶上搭有木板,以便各家往来。
羌语分南北两大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除一部分邻近藏族的地区信奉喇嘛教外,羌人普遍信奉万物有灵的自然神,在屋顶上供奉白石以为天神。羌族舞蹈以锅庄“跳沙朗”最流行,传统的祭祀风俗舞“跳盔甲”,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羌笛是深受羌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