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的由来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0:14:1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我国的微雕也称米刻、细刻,有牙刻、竹刻之分,近年来又发展了发刻新品种。这种雕刻,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和数毫米长短的头发丝上,镂刻书画诗词等内容,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最精细微小的一种,其作品往往需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检视,方能辨别字面。由于它极其精细,难度较大,因而要求艺人具有相当高的书法功底和熟练运用微雕工具三棱刀的技术。刻作时,更需要平心静气,注意力高度集中,方能收到既精细入微,又笔法有致的艺术效果。故历来被称为“绝技”。 我国微雕起源于细书。据《池北偶谈》、《南史》、《五什组》等古籍记载,汉朝时的师宦,能于方寸间书千言;南北朝时南齐宗室的肖钩,曾写《五经》为一卷;明朝时的唐应用,曾于一钱上写《心经》;清朝时的邓彰甫书写曹植的《洛神赋》纵横仅有一寸多一点。后来在这个基础上,融会单刀浅刻的技法,从而发展成微雕。 当代苏州微雕艺术家沈为众,首次在一根十四毫米长的白头发上刻了“学海无涯苦作舟”,连同落款共十五个字。他又在一根五毫米长的白头发上刻了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全文二十八字。当他的发刻艺术品在香港、日本展出时,引起了轰动,人们赞美它们是“稀世珍宝”、“精微绝伦”、“旷古奇今,惊人绝艺”。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