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角色名称的由来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0:13:3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各种剧种的主要角色分“生、净、丑、旦”四大行当,这是大家所熟悉的。而每种角色的面部化妆都有格式,要和整个舞台美术相协调,加强演出效果。 戏剧角色的名称,据说都是用“反喻”取名的。 “生”即生疏的意思。要求生角的演出老练纯熟,故反其意取名为“生”。 “净”是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满脸揉彩的大花脸,看起来不干不净。岂非适得其反。 “丑”,按属相,丑为牛,牛性笨,因此丑即笨的代用词,而对于演丑角的人,则要求伶俐、活泼、聪明,如其笨如牛,是不能胜任的,故相反取名为“丑”。 “旦”指旭日初升,也即阳气正盛的时候,而旦角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 戏剧角色的面部化妆(脸谱),是多少年来世世代代的演员经过实践积累,而被广大观众认可了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大体来说,面部化妆格式主要有抹脸、揉脸、钩脸和破脸四大类型,是加重描画五官面纹的彩色图案艺术。脸谱的含义是:揉脸像真,破脸寓贬,抹脸饰奸伪,钩脸类似面具。一般衬色规矩是:志勇的人用红色;猛智的人用黑色;草莽英雄用蓝或绿;凶狠者用黄或白;神、妖用金、银色,等等。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古代赌博关扑和扑卖介绍:相国寺前、西子湖畔的大众博戏
- 《水浒》第三十八回里,有一段描写黑旋风李逵赌钱的文字:宋江初会李逵,出手送了他十两银子。李逵拿了银子,便跑到一家“赌房”去赌,想赢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