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散

书籍:中医方剂大辞典 第三册 作者:彭怀仁 朝代:1994-11-01 专题:书籍

【方源】《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异名】天下受拜平胃散(《岭南卫生方》卷中)、受拜平胃散(《杂类名方》)、神效平胃散(《保命歌括》卷十九)。

【组成】苍术四两(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 厚朴三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陈橘皮二两(洗令净,焙干) 甘草一两(炙黄)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①《简要济众方》:调气进食。②《局方》: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不正之气。③《岭南卫生方》:温养脾元,平和胃气,辟岚瘴冷湿,病后进食。④《玉案》:和胃健脾,祛湿消食。⑤《医方论》:化痞,消胀,和中。

【主治】脾胃不和,湿滞中阻。脘腹胀满,食少口淡,呕哕恶心,暖气吞酸,大便泄泻,肢体困重。

①《简要济众方》:胃气不和。②《局方》: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重,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③《直指》:伤湿泄泻。④《得效》:妊娠两足浮肿,名曰皱脚。⑤《女科撮要》:肠胃寒,受湿下血。⑥《保婴金镜》:小儿乳食过伤,肠鸣呕吐或米谷不化。⑦《济阴纲目》:妊娠饮食停滞,或肚腹作痛。⑧《明医指掌》:山岚瘴雾,令人不服水土而腹胀。⑨《症因脉治》:胃气不平,喘而上逆。⑩《医宗金鉴》: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有积饮痞膈中满者。

【宜忌】《医方考》:惟湿土太过者能用之,脾土不足及老弱、阴虚之人,皆非所宜也。

【方论选录】①《医方考》:此湿土太过之证,经日敦阜是也。苍术味甘而燥,甘则入脾,燥则胜湿;厚朴性温而苦,温则益脾,苦则燥湿,故二物可以平敦阜之土。陈皮能泄气,甘草能健脾,气泄则无湿郁之患,脾强则有制湿之能,一补一泄,又用药之则也。②《景岳全书》:夫所谓平胃者,欲平治其不平也。此为胃强邪实者设,故其性味从辛从燥从苦,而能消能散,惟有滞有湿有积者宜之。今见方家每以此为常服健脾之剂,动辄用之,而不察可否,其误甚矣。③《成方便读》:用苍术辛温燥湿,辟恶强脾,可散可宣者,为化湿之正药;厚朴苦温,除湿而散满;陈皮辛温,理气而行痰,以佐苍术之不及。但物不可太过,过刚则折,当如有制之师,能戡祸乱而致太平,故以甘草中州之药,能补能和者赞辅之,使湿去而土不伤,致于和平也。

【备考】方中诸药生用,名“生料平胃散”(见《得效》)。本方改为丸剂,名“平胃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上一篇:平胃散 下一篇:平胃散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