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坑之战
1927年9月23日,南昌起义军进占广东省潮安、汕头、三河坝地区。此时,国民党军第8路军钱大钧残部钳制三河坝的起义军第25师另3个师共1.5万余人组成东路军。起义军以第20军第3师和第11军第24师一部驻潮、汕,主力6500余人于27日由揭阳向汤坑推进,迎击敌东路军。28日在汤坑东南的白石同敌遭遇。经3天激战,起义军伤亡2000余人,无力再战撤出战斗。起义军第25师在三河坝予敌钱大钧部以重大杀伤后,向潮安转移,在饶平同潮、汕撤出的第3师一部会合。后到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五鼠闹东京
- 古代有个昏庸的皇帝,不听忠臣的劝阻,却偏偏听信奸臣的谗言,出了一道“六十岁换家子”的圣旨,人到六十岁后如果没有死,就统统活埋。圣上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