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锡伯族的招魂幡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有两种:一谓佛多,二谓方子。佛多制作精细,费工夫。老年人的佛多用红、蓝、粉红、浅蓝、淡黄、白等颜色皱纹纸和蜡光纸制作。中青年人的则不用颜色鲜艳的纸,而用白和浅青色纸。整个佛多呈灯笼状:用柳枝铁丝扎成八角星状,谓佛多头,八个角扎不同颜色的剪有各类图案的飘带,飘带上扎纸花,飘带下端扎以纸缨子。八角星正中依次挂小灯笼,灯笼数由辈分而定,死者辈分多少就挂多少个灯笼。佛多用弯曲的铁丝或柳枝固定于木杆上。方子的顶部用柳枝或铁丝扎成三角形状,谓方子头,再蒙以黑布,下接一块长1米余、宽30厘米左右红布绸子,在方子头两角挂10厘米宽之黑布飘带,与红绸子齐长。招魂幡要插于庭院大门两旁。死者为年长者,在举丧期间,其方子红绸由青壮年争相抢夺,意为抢到方子自己也可以长寿。方子红绸抢夺之后,还要补上一块。方子要放单数:三至七块不等。最后一块等出殡日到茔地再抢。将方子头和佛多一起插于坟头上。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值得学习?揭秘司马相如曾想出轨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值得学习?揭秘司马相如曾想出轨
说到《白头吟》,其中的一句佳句可谓是流传至今,那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首诗的作者是西汉时期大名鼎鼎的才女卓文君。卓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