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格化

书籍:外国现代派文学辞典 作者:赵乐甡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情进入作品时,要使其个性与情感转化为宇宙性与艺术性。这个转化过程及其结果,称为“非人格化”。“非人格化”是象征主义重要的理论之一。

1917年,托麦斯·史托斯·艾略特在其发表的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中首次提出“非人格化”说。他针对浪漫主义诗歌是个人情感的表现、写诗要直抒胸臆的主张,提出:“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避却情感;诗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避却个性。不过,当然只有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才能晓得要避却个性和情感的意义。”后来,这种“非人格化”的观点,被许多象征派诗人所接受,形成艾略特派和新批评派诗歌和诗论的重要表现法和内容。

“非人格化”理论是对于后期浪漫主义诗歌理论及其创作的反动,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这种理论过于强调宗教与神话色彩,完全排斥诗的人格化与个性化,导致了美国诗歌创作的“学院派”*倾向,形成了美国诗歌创作的“沉寂的十年”。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