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希尔,约翰尼斯·罗伯特
【介绍】:
德国表现主义诗人,后来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诗人。
贝希尔生于慕尼黑。父亲是一位高级法官。贝希尔的大学时代是在柏林、耶拿、慕尼黑等地度过的。他攻读过文学、哲学、医学。此时期已开始发表作品。1912年他任表现主义杂志《行动》的编辑。他坚决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拥护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加入德国共产党。1925年魏玛共和国指控他犯有“叛国罪”,但在国内外的声援下,他终幸免于难。1928年筹建“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他被推选为主席。希特勒上台后,他被迫流亡捷克、法国。1935年来到苏联,在苏期间曾任《国际文学》德文版主编。1945年回德国苏军占领区。1954年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文化部长。1958年于柏林逝世。
大约以1927年为界,贝希尔的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他前期的创作多是表现主义的,后期创作则是革命现实主义的。
贝希尔的早期作品多以反战、反都市物质文明、宣扬普遍的人类之爱为主题,从思想内容上体现了表现主义者的特征。他在诗集《欧洲》中,号召组织起“人民的大军”反对战争、制止战争。在贝希尔的笔下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是溃烂的,腐败的,是黑色的深渊。他在抒情诗《号召大家成为新人》中热情地呼吁:“大家紧紧地相互拥抱起来,在所有的广场上相爱的人们的队伍无边无垠!大地在使人陶醉的竖琴声中变成了波涛起伏的大床。”在艺术上,贝希尔的这一时期诗歌及其他创作也是表现主义的。他的诗是“叫喊诗”,表现着“灵魂的绝叫”。他还有一些不是由句子,而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组成的诗。如在诗歌《啊——人》中,他这样写道:“啊,神圣的人!乐于助人的人!啊,发出光芒的人!象月山一样广阔高耸的人!啊,冰川一样的人!做出丰功伟绩的人……。”这种“叫喊诗”或“单词诗”有助于表现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力,是较为典型的表现主义诗作。贝希尔后期的诗,充满了对于自己祖国的怀念、憎恨和希望。表现了对于自己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关注。诗的形象性和外向性有所增强。
贝希尔一生的创作甚丰。有诗集《搏斗着的人》(1911)、《没落与胜利》(1911)、《致所有的人》(1919)、《饥饿的城市》(1927)、《一切都相信的人》(1935)、《追求幸福的人和七大重负》(1938)、《1935至1938年14行诗集》(1939)、《德国在呼唤》(1942)、《返乡》(1946)、《德国14行诗。1952》(1952)、《世纪中叶的步伐》(1958)。他还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歌歌词的作者。小说有《王位上的尸体》(1925)、《莱维西特,或唯一正义的战争》(1926)、《告别》(1940)、剧本《冬季战役》(1952)。他还有许多文艺理论专著,主要有《保卫诗歌》(1952)、《诗的信仰》(1954)、《诗的力量》(1955)、《诗的原则》(1956)、《1950年日记》(1951)等。
-
- 诗人韦应物:唐朝的金融危机到底有多严重
- 浪子在字典里有四种解释,没有正经工作整天吃喝玩乐的青年;流浪的人;长的帅为人豪爽,女人见了会忍不住多看两眼的男人;风流子弟,整天为了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九天玄女的传人
- 九天玄女是九天的圣主,中华民族是九天玄女的传人,《诗经? 商颂 ? 玄鸟》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我还认为,通过 “玄鸟 ” ,得知 “天